对口协商献良策
拓宽巫溪幼儿入园路
本报讯 “巫溪县幼儿园作为全县唯一一所城区公办园,已不能满足城区幼儿入园需求,更影响着全县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近日,巫溪县政协学习文史委与县教委开展对口协商活动,委员们在现场调研县幼儿园时,将目光又一次聚焦到了学前教育。
该县幼儿园始建于1956年,占地面积510平方米,常年在园幼儿约350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区人口和城区适龄儿童逐渐增加,加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县幼儿园已不满足发展的需要。近三年来,委员们通过集体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多种形式呼吁通过迁建的方式,升级县幼儿园,巫溪县政府也认真采纳意见,将此列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于2016年8月完成了前期工作。
由于县级财政有限,迁建工作举步维艰。为此,巫溪县政协在制定2017年协商工作计划时,特意把切口小的幼儿园迁建工作纳入对口协商计划,以此推动全县学前教育发展。
“既然要带动全县学前教育,建议拓宽思路,一是加大拆迁力度,加快迁建步伐;二是充分利用闲置的国有资产改建幼儿园;三是通过购买或租赁适宜的小区门面和楼房新建幼儿园。”罗启平等委员针对二孩时代到来的人口增长形势,建议适度扩大学前教育规模。
“鼓励探索‘公办+民办’的办园模式,分流一部分公办幼儿教师去民办园兼职或专职授课,同时加强对民办幼儿教师的培训。”李善丕委员建议通过这种方式缓解公办园供不应求的矛盾。
学校对周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可小觑。廖丹委员建议教育部门要积极争取教育用地,同时在城市规划时,要提前介入,督促新建小区必须配套建设规范的幼儿园,做到经济发展与教育事业同步。
巫溪县政协副主席谭忠指出,学前教育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是关系到“一老一小”的民生问题,必须树立教育优先的发展理念。他强调,要在加快推荐县幼儿园迁建步伐的同时,多形式、多渠道争取资金加大投入扩大学前教育规模,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周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