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连云端 无处不风光
——云阳建设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区侧记
龙脊岭生态文化长廊
山水画云阳,无处不风光。
这里有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评定为世界城市中央最长人字梯的登云梯、始建于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张飞庙、“天下龙缸”的云端廊桥、绝壁栈道、歧山草原、彭氏宗祠……如今,一个山水景观美不胜收、人文景观内涵丰富、旅游设施功能齐全、旅游服务热情周到的旅游新地标——云阳,正在被世界各地更多人了解、熟知、向往。
走对路:“双量”齐升一路歌
云阳旅游发展近几年突飞猛进,成绩喜人,实现了景区质量、游客数量“双量”齐升,一路高歌。
自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云阳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集中全县力量和资源,全力把旅游作为重要产业来打造培育,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龙缸景区成为全国第228家、全市第8家5A级景区;张飞庙景区、三峡梯城景区先后创建国家4A级景区;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特别是随着龙缸云端廊桥、绝壁栈道的开放,云阳游客数量呈井喷式增长。2016年云阳接待游客100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100.6%和35.9%,旅游经济成为全县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其中,龙缸景区连续两年接待游客均超过100万人次,跨进了重庆“百万游客俱乐部”,为云阳旅游业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成为了重庆旅游的新地标,也逐步成长为国内新的旅游目的地,
今年3月21日,全市旅游局长工作会议在云阳召开。
也在这一天,云阳县委、县政府主持召开龙缸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授牌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动员大会。
“云阳旅游发展创造了奇迹,全域旅游发展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全力支持,责无旁贷,共同把云阳打造成重庆旅游发展的一面旗帜。”重庆市旅游局局长刘旗在会上说的这一席话,至今让云阳人兴奋不已。
这些年,尤其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云阳县宏观经济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旅游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全县干群更加理直气壮抓旅游、促发展。到今天,云阳有了天下龙缸、千年张飞庙、三峡梯城等几大叫得响的名片,还持续打造推介了龙角贵妃鱼、凤鸣鳝鱼、云阳桃片糕等旅游商品品牌,在游客心中形成了永久性记忆符号。
云阳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成绩?云阳县委副书记、县长覃昌德认为,这得益于云阳旅游有四条经验性保障性措施作支撑。一是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云阳作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始终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要求。做到集中拳头集中力量,推出经典精品线路,形成旅游名片和品牌符号。二是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发展路径的正确选择。云阳的发展路径是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生态化、城乡统筹一体化、产城融合城镇化,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自然资源优势,把它变成经济优势、资产和资本优势。开发景区景点,没有贪大求洋,为后续开发留足了发展空间。
云端廊体
文物园
明思路:迈出深闺人尽识
云阳龙缸景区成功晋升国家5A级景区,这是云阳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和喜事,必将为云阳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云阳县委、县政府已经锁定目标:“建设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区”。这意味着,云阳旅游必然加快从“藏在深闺人未识”到“声名鹊起”的转变。
“我们一定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一鼓作气,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在云阳县委书记张学锋看来,当前,大众旅游时代已经到来,全域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重要的发展方向,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理所当然是该县旅游业发展的又一件大事。
为此,张学锋明确向全县上下提出要求,以实干保障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各责任单位要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意识,统一思想、汇集合力,扎扎实实推进创建工作,力争2018年将云阳成功创建为“全域旅游示范区”。
近年来,云阳全县上下在“全域旅游”战略指引下,厘清发展思路,迈出坚定步伐——坚持“景区景点、全域全季”总体发展思路,围绕“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果、冬滑雪”的节会主题和“月月有活动、四季有去处”的工作要求,着力推进全域旅游产业大融合,实现从“单级突破”到“全域旅游”根本转变,助推云阳建设“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重要节点”“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区”。
云阳县政府副县长贺玮表示,今年云阳旅游将继续按照“景区景点、全域全季”思路,围绕“建设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持续抓好景区景点提档升级、夯实旅游配套、发展乡村旅游、强抓宣传营销等工作,努力推动云阳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过渡,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亿元。
“在云阳,您可以尽享贯穿全年的油菜花节、梨花节、枇杷节、美食节、露营节、土家女儿会、端午龙舟赛等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节会活动之趣。”云阳旅游局局长熊伟对全世界的旅游爱好者再次发出邀请,“从现在起,市民朋友和游客一进入到我们云阳,就会享受到更舒适的旅游环境和更优质的旅游服务,又可以随时观赏到国家级的体游完美融合的赛事。比如,去年成功举办了世界低空跳伞大赛、翼装飞行表演,今年我们举办了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6月17日和24日,还将举行中国(重庆)自驾运动与房车露营集结赛和重庆云阳‘龙缸杯’自行车邀请赛。”
龙缸景区:老寨子
扎实干:璀璨明珠耀未来
云阳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到2021年,云阳游客接待量将达4000万人次左右,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60亿元,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16%,旅游外汇收入约占旅游总收入的6%,基本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完成龙缸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推动张飞庙、三峡梯城争创5A级景区,建成南三峡、岐山草场、最美乡村大道3个4A级景区,将县城打造为库区最具特色的山城、水城、不夜城。建设龙缸通用机场,让游客坐飞机游龙缸。
“未来五年,我们将以‘全域全季、景区景点’为引领,以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动力,全力构建张飞庙、龙缸景区、三峡梯城为一体的互动旅游格局,努力将云阳打造成为长江黄金旅游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县委副书记、县长覃昌德充满信心。
对于云阳下一步如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云阳县政府副县长贺玮说,重点抓好七件事:一是注重精品景区建设,形成旅游核心吸引力。打造A级景区集群,夯实旅游示范区基础,力争在最短的时间里,让云阳成为同时拥有一批5A和4A景区的旅游胜地;二是注重旅游通道建设,拉开旅游发展大格局。合理布局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一小时云阳,半小时龙缸”的旅游交通目标;三是注重城乡环境整治,提升旅游环境舒适感。在提升“三峡梯城”4A级景区环境的同时,狠抓集镇、乡村环境,让游客全方位感受云阳的山清水秀、文明礼仪,进一步提升旅游城市形象;四是注重旅游要素配套完善,提升旅游服务水平。通过特色配套服务,让每一个游客感受到,到云阳旅游是一种美妙的享受,消费是一种快乐的记忆;五是注重产业发展,推动旅游惠民富民。加快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发展,充分增加有效供给,持续实现春夏秋冬四季旅游热;六是注重旅游宣传营销,开辟海内外大市场。借助科技手段,利用“互联网+”构建成立体化宣传体系,通过成熟的市场渠道增加吸引力;七是注重服务质量提升,推动旅游发展可持续。强化行业管理,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素养,深化旅游体制改革,提高旅游项目综合融资开发能力。
张飞庙
(皓月 燕南飞/文 云阳县旅游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