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6月13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专题
版面翻页
专题
08

万盛:探寻“煤都”旅游转型发展之路

“渝南煤都”一改容颜,工矿重镇悄然“变脸”。位居重庆南大门的万盛历经“滔滔煤海”的风雨洗礼,终于在新兴朝阳产业的旗帜下异军突起,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资源型城市旅游转型发展试点区”。

青山湖廊桥

从地下到地面的转换

已有70多年大规模采煤历史,产量一度占据原四川省四分之一的“渝南煤都”可谓“乌金滚滚”,曾经以“南桐矿区”之名,坐拥重庆煤业“半壁江山”的万盛倚煤而立、因煤而兴,“一煤独大”的采掘业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撑。“煤海淘金”固然风光,但却让这座工矿重镇“遍体鳞伤”,坐吃山也空,采煤沉陷区“百孔千疮”,资源枯竭成为拖累煤都经济运行的最大症结。2009年,万盛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

是“竭泽而渔”,直至“山穷水尽”,还是另辟蹊径,迎来“柳暗花明”?对此,万盛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去除粗放型的大挖大采,以改变“煤业独步天下”的单一经济形态,关停全部中小煤窑、煤矿,建设新型煤电化产业园,并逐步实现从地下黑色矿井到地面绿色工程的转换,让生态成为驾驭地方经济的主宰。毋庸置疑,被称为“无烟产业”的旅游当仁不让地扛起了绿色经济的大旗。

这里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生态资源。距万盛城区东南不足20公里就是被专家们誉为“渝黔生物基因库”的黑山谷,这是目前雄冠巴渝大地,原始生态保护最为完好的自然风景区。这个拥有“一岛、三谷、五峡、七区、十二峰、三十六桥、九十九瀑、一百零八潭”,占地上百平方公里,被喻为“中国西部百慕大”的“亚洲大中华区最具魅力风景名胜区”,首当其冲地成为万盛旅游经济大展拳脚的“用武之地”。

离万盛城南不过20公里,就是被尊称为“石林之祖”,比著名的云南省路南石林和四川省兴文石林成岩期还早2亿年的中国第二大石林——龙鳞石海风景区。作为南方喀斯特地貌标本的国家地质公园,这里千姿百态的“石扇、石鼓、石龟”奇石三绝和“水石林、雾石林、洞石林”石林三奇让人眼花缭乱,成为同黑山谷“珠联璧合”,引领万盛旅游厚积薄发,悄然崛起的“双子星座”,并共同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从而使万盛加快实现从“工矿兴城”到“旅游强区”的华丽转身。

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既无区位优势可言,又面临乌金宝藏风光不再的万盛,却凭借以黑山谷·龙鳞石海为标杆的原生态富饶资源,重振旗鼓、大展宏图,为造就新型旅游名城而全力以赴。

凉风“梦乡村”

九锅箐森林公园

从景点到全域的扩展

从开发资源到塑造精品,曾经“藏在深山人未识”的黑山谷·龙鳞石海景区终于脱颖而出,精心营造成引人入胜的“夜郎秘境”和“红苗石林”,并跻身“新巴渝十二景”,一展万盛旅游从蹒跚起步到走向成熟的新高度。在2017年5月第七个“中国旅游日”重庆分会场启动仪式上,梦幻奥陶纪景区打造的天空悬廊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现场颁证——以近70米的伸展距离成为当今天下“最长的悬挑空中玻璃走廊”,从而大大提升了万盛旅游的知名度和景观形象。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诚然,黑山谷·龙鳞石海景区贵为煤都转型发展的招牌和地标,但也并非万盛旅游的全貌。作为巴山渝水唯一的旅游经济试验区,幅员566平方公里的万盛大地可谓“举目是风景,处处山水情”“城是一片景,景是一座城。”作为中国西部面积最大的经开区,转型发展后的旅游全域化又是一道崭新课题。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正式出台《关于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的意见》,提出“城乡一体、景城一体、全域布局”的构架,通过全境整合旅游资源,全域拓展景区景点,合纵连横、毗邻成片,实现区域景区化,景区全域化,从而推进“点上开发,面上开花”的升级与转化。

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杨晓云挂帅组建万盛经开区全域旅游委员会,并主持召开全域旅游战略动员大会和推进大会,他明确提出“在‘全域、全民、全面、全新’上下功夫”的具体要求。通过精心编制《万盛经开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统筹境内广袤旅游资源,搭建“一城两带两区五镇”的“1225”空间布局平台。“一城”即美丽幸福旅游城市,实现城市的景区化;“两带”即黑山谷等八大精品景区为主体的大黑山旅游精品带和以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六大片区为主体的乡村旅游联动发展带;“两区”即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的黑山谷旅游度假区和鱼子岗旅游度假区;“五镇”即五个特色小镇,包括青年千年古镇、石林苗族风情镇、丛林三线文化镇、金桥民俗文化镇、关坝渝黔边城等。该区依托万盛山水纵横阡陌的脉络,推进“三湖一岗一村”的生态文明和乡村游工程,围绕“青山秀水·梦里乡愁”打造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和青山湖跑者世界;围绕“问茶溱州·乐水板辽”打造板辽湖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围绕“丛林菌谷·绿水人家”打造白龙湖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围绕“鱼子水乡·天星村落”打造鱼子岗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围绕“生态凉风·梦乡渔村”打造凉风“梦乡村”。与此同时,打造金桥尚古村落、天星民俗村落、庙坝农耕原乡、青年蜜柚观光园等别开生面的山野田园景点,构建乡村旅游“移步异景、遍地开花”的靓丽风景线。

2016年早春二月,已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的万盛被国家旅游局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域旅游推动万盛迈出全方位转型发展的坚实步伐。

黑山谷栈道

从观光到度假的变迁

从观光到体验,从游览到度假,日新月异的万盛旅游正经历从“打望风光景色”到“玩转山山水水”的变化。2012年,万盛开始悉心编制《黑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两年后,黑山谷上榜重庆首批十大市级旅游度假区,并把目标瞄准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2017年,万盛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制发《黑山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方案》,由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领衔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举全区之力,确保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由此迎来万盛旅游跨越发展的新契机。

黑山谷既是生态之山,也是文化之山,这里历史上属于夜郎古国的领地,探寻黑山幽谷奇观不单是尽享耐看的视觉“盛宴”,还在于对悠远夜郎古文化的感知和体验。厚重深邃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正是旅游品牌魅力的诠释和彰显,游客们面对静态的山水景色,更想要探知其背后的传说故事及来龙去脉,品味当地夜郎文化、红苗文化、子如文化以及三线文化的精妙与奇特。

作为当今沿袭古代夜郎文化的传承地,万盛人特地登陆央视《乡约》栏目,举办独具特色的“金秋爱情季·相约在石林”大型旅游、相亲互动节目,吸引如约而至的情侣们在浪漫天地的爱河边驻足;通过主办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手工制茶技能大赛,让宾客们游兴大增,踊跃登台表演;从黑山谷高山国际巨型气球节到“丛林菌谷蘑菇总动员”,趋之若鹜的游客们在这里尽情撒欢、乐而忘返。万盛已连续19届举办西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原生态苗族盛会——红苗踩山会,并被评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巴渝十大民间文化艺术之一的“金桥吹打”,也获得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头衔,成为万盛文旅融合的名片。

令人向往的万盛之旅不仅同文化结缘,更与体育攀上了边,向休闲度假体验式旅游转变,举办大规模竞赛活动就是推进旅游上档升级的有效手段。万盛是当之无愧的“羽毛球之乡”,这里是世界女双冠军张亚雯的故乡,拥有500多块羽毛球场,并已连续举办多届国内最大规模的业余羽毛球赛。今年4月,“2016—2017中国·重庆万盛‘黑山谷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总决赛暨中国羽毛球协会积分赛”在万盛隆重举行,排名世界第一的男单羽王李宗伟再度光临登场,引得观众和游客呈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2017南天门冰雪世界旅游狂欢季”、2017中国重庆“千里跑万盛”系列活动、万盛“凉风国际塘钓积分赛”、“龙鳞石海杯”定向运动挑战赛、第二届高山国际巨型气球节等好戏连台,已形成万盛体旅融合的重量级品牌。作为全民健身示范城市,万盛将进一步打造成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城市。

按照国家旅游局最近提出要在现有“吃、住、行、游、购、娱”六项要素的基础上提升为“商、养、学、闲、情、奇”的新六大要素,万盛以黑山谷·龙鳞石海为基地,建起了国内首个生态养生景区地方标准,一举填补全国养生旅游标准的空白和缺陷,成为“中国最美养生峡谷”的样板。

“运动之城、奇观之境、养生之旅”,万盛通过开展多姿多彩的羽毛球运动康体游、黑山谷森林养生游、奥陶纪地质科普考察游、生态山水田园游、天星村落民宿游、青山湖休闲垂钓游、狮子槽野外探险游等项目,逐步从观光过境地蜕变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强大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并打造成为中国四季山地生态养生旅游度假区。

2017年,只有27万常住人口的万盛游客接待量将突破1500万人次,旅游业增加值将占据地方GDP总量的20%。为了早日实现建成“中国旅游名城”的梦想,万盛旅游将插上腾飞的翅膀:今年将开工建造拥有2200米跑道的江南机场,并同时规划筹建黑山谷直升机场,跨越千山万水的“空中桥梁”,将托起这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期盼和向往。

(陈永南 汪 洋 傅红强)

同步兴起的万盛体育旅游

龙鳞石海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