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6月20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统战政协
版面翻页
统战政协
02

以文化符号凸显商圈品质

——沙坪坝政协助力三峡广场商圈提质上档

通讯员 李 芳 谭少华

“这样的水景很特别,很有意思,和以前相比显得更加精致,我还准备去那边再拍点儿照。”市民王阿姨说。

“现在坐的地方不打挤了,还有看的,有耍的。”市民张奶奶闲聊着。

“好看!好玩!”市民吴师傅的小孙孙从浅水里蹦出来兴奋地大声道。

……

近日,沙坪坝区政协常委们在该区政协副主席、三峡广场商圈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崔杰的引导下,步行在水景流域,周边市民们熙熙攘攘、乐在其中。

三峡广场核心水景始建于1998年,是重庆最早的大型水体景观广场。随着时间推移,设施设备老化问题逐年显现,核心水景风采不再,历年的局部景观调整也不足以支撑商圈特色品牌的打造。如何因地制宜提质上档、突出区域特色,使三峡广场焕发新的活力,成为困扰商圈管委会的难题。2016年,沙坪坝区政协委员们通过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建言支招,提出了“寓三峡文化内涵于景观项目建设,以文化符号为商圈特色品牌元素”的建议。经过充分论证,商圈管委会吸纳了委员们的建议,投资1000余万元进行主体水景改造,历时7个月,于今年5月10日完成改造。这也是沙区三峡广场商圈“扩容提质上档”规划实施以来第一个亮相的改造项目。

新亮相的三峡广场水景景观,由水景和旱景结合。在原有近100米长的蜿蜒水系地面,新打造了微缩浮雕,再现巴东纤夫号子、丰都鬼王石刻等巴渝景观,行人可在浮雕上自由穿行。

一街之隔的文化广场同期新亮相。由过去的硬地面改为软质地面,运用楼栋立面、建筑小品、地面铺装到文化地雕设置等多种方式全面改造,以川剧脸谱、小丑指示牌、墙面涂鸦、雕塑铭牌以及彩绘少女和地面雕刻多种艺术手法,多角度、全方位展现沙坪坝区沙磁文化、校园文化、红岩文化等七种文化。

“将观赏型水景改造为亲近型水景,人与景互动性增强。”“可滨水漫步,可踏水玩耍,池中无水时可供通行,观景体验丰富。”“休闲座椅结合花坛布置合理,设计美观富有创意,同时满足市民看人、看景和休息的多重目的,项目建设充分体现人性化。”……常委们认为该水景和文化广场建设从文化展示力、景观吸引力、设施亲和力等方面提振了三峡广场核心区活力。但在人气聚集、游憩安全性、景观后期管护、业态调整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需进一步论证、整体性思考,最优化地提升广场商圈品质。

“三峡广场商圈景观改造升级,不是简单的景观工程,要为经济服务。定位要高,要建设成为全市的商圈。在交通问题上要着力打通商圈与磁器口的直接通道。”沙坪坝区政协主席黎万宏听了常委们的建言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商请三峡广场商圈管委会在相关项目的方案制订、规划设计中吸收委员们的真知灼见进行再完善。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