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恐龙化石群:世界级化石墙!
主角:世界级恐龙化石群
时间:1.8亿年前至1.6亿年前
地点:云阳县普安乡老君村一处小山坡上
厉害了!重庆云阳竟埋藏着距今1.8亿至1.6亿年的恐龙化石群。就在6月28日,我市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经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鉴定,这一恐龙化石群属世界级!
A 长150米的“恐龙化石墙”
发现恐龙化石的普安乡老君村,距云阳新县城23公里,位于长江南岸一级支流磨刀溪的上游。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在发布会上称,恐龙化石核心区出露长度达550米,通过抢救性发掘工作,目前已确定基干蜥脚形类、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剑龙类五大类恐龙化石,形成长150米、厚2米、高8米的“恐龙化石墙”,墙体面积1155平方米,含17个化石富集小区。
据探测,“恐龙化石墙”下仍有大量恐龙化石,埋藏深度至少20米;距核心区约1公里远的更古老的早侏罗世自流井组地层中,同样有较密集的恐龙化石出露。
“美国犹他州恐龙公园是世界级旅游景点,但单体化石墙的规模比这里小多了。”徐星感叹,国内像四川自贡、云南、山东诸城等都是化石集中产地,但普安化石群属于侏罗纪中期左右,这个时期的化石比较贫乏。“从这个角度来说,普安化石墙是世界上单体最大的侏罗纪恐龙化石墙。”
B 花近1年时间挖掘清理
据了解,2015年,云阳县普安乡群众报告发现疑似恐龙化石后,系列保护发掘工作随即开展。“恐龙化石资源非常丰富,但化石富集区为耕作养殖地,风化侵蚀严重,化石保护困难。”现场考察后,数名专家提出建议,要尽快对化石进行发掘。2016年10月,在获国土资源部地环司批准后,云阳县普安乡古生物化石发掘工作全面启动。
“现在看到的这道恐龙化石墙,发现的时候还是一个山坡,表面上有几块骨头露头。”重庆市地勘局208地质队工作人员、恐龙化石发掘现场技术负责人代辉说,“这是一道反向坡,要发掘化石,就要揭开上面厚厚的盖层。发掘难度非常大。”
几经权衡,最终工程组采用了“坡率法盖层剥离+渣场弃渣+化石层发掘+化石展示墙”的实施方案。为探查深部化石资源,工作人员还将顺化石层顶面向下开挖3个斜探井。
“我们使用了很多先进技术手段,包括物探测试、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测、倾斜摄影等。但是地下的情况不挖出来,始终是个谜。”代辉说,“一点一点地挖掘、清理,花了将近1年的时间,终于找到了这道壮观的恐龙化石墙。”
如今,化石挖掘现场的技术工人已经非常熟练。多种工具协作下,不到半个小时,岩体上的一大块化石就连着外皮的岩石被剥落下来。小心翼翼地用刷子除去表层灰尘,给它的外皮包上一层石膏,工人们再将它运到仓库。然后,它们将会被统一运回到研究机构的修复中心。在那里,将会有专业的高级技工利用修复工具修复化石。之后,科研人员才能对化石进行仔细对比和研究。
目前,大规模的现场发掘已经告一段落。
C 形成与洪水泥石流有关
这样规模巨大的恐龙化石墙是如何形成的?徐星表示,形成原因尚需做进一步研究,就目前的发现推测,其埋藏时间大约在1.8亿至1.6亿年前。
“恐龙能在这里生活那么长的一段时间,说明这里的气候和植被应该很适合它们。”代辉认为,在1亿多年前,如今崇山峻岭间的云阳县也曾是一个没有高山的地方,这里应该有一个巨大的湖泊,湖畔生长着大量高大的植物,常年气候温暖潮湿。恐龙在此定居的时间,得以千万年来计算。
恐龙的死亡原因,初步推测应与大洪水或者泥石流有关,洪水、泥石流携带着恐龙尸体一路奔袭,到达湖泊三角洲地区后,流速下降,尸体也因此而沉积下来。
徐星还透露,云阳普安恐龙化石群中,极有可能发现新的恐龙类型,要给云阳普安恐龙发现一个全面准确的评价,还有待于在许多方面做大量工作,比如更全面准确地了解云阳普安地区恐龙化石埋藏和保存情况,准确了解云阳普安恐龙动物群的组成和特点以及深入了解云阳普安恐龙的科学意义。“目前的发掘和研究工作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D 或填补恐龙演化研究空白
徐星、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顾问董枝明等专家在现场踏勘后认定:云阳普安恐龙化石有6个特点。
首先是化石分布时代跨度大,从早侏罗世晚期到中侏罗世,再到晚侏罗世的地层中,都有化石发现。这个时间段将近4000万年。
其次,化石分布范围大。在约5公里长的岩层走向上,有多处化石露头,显示了巨大的潜力。
第三,化石种类丰富。目前,此地已经发掘暴露出来的化石包括基干蜥脚形类、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和剑龙类等至少5个恐龙亚类群。现场还发掘出蛇颈龙类等其他爬行动物的多种化石。
第四,属于异地集群埋藏。化石数量多、总体分布密集,但关联程度较低,存在许多碎块化石,但分选性差,具有短距离搬运和快速埋藏的特点,比如大型泥石流形成的异地集群埋藏。
第五,云阳普安恐龙生活时期处于恐龙演化的关键时期,研究意义重大。云阳普安恐龙化石四区有较为丰富的恐龙和蛇颈龙化石,很可能填补了世界上早侏罗世晚期到中侏罗世恐龙演化研究上的一个空白。因此,云阳普安恐龙化石具有潜在重大研究意义。化石墙的保存方式,就属于第六个特点。
此外,化石墙的保存方式有利于科普和旅游事业,规模如此大的恐龙化石点是极佳的科普教育基地,也非常有利于推动旅游文化事业发展。
E 未来争取建国家地质公园
市国土房管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李仕川介绍,在此之前,重庆发现的恐龙化石均为单一地点、单一时代、单一骨架,云阳县普安乡恐龙化石是重庆地区首次发现的具有较高生物多样性的恐龙化石群,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同时,此次发现的恐龙化石数量,已超过了重庆所有区县历年发现的总和。
对于云阳普安恐龙化石下一步的保护利用工作,李仕川表示,将组织加强科学研究力度,把发掘出来的化石进行科学研究,开展化石研究修复和装架工作;对已形成的化石墙进行研究保护,抵御自然环境破坏。
与此同时,为更好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恐龙化石资源,市国土房管局将与云阳县政府共同建设普安恐龙化石原址博物馆、科研科普教育基地及打造化石村,申报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争取建成国家地质公园。
条件成熟时,将云阳普安恐龙地质公园与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有机整合,争取打造世界地质公园,成为三峡库区旅游精品,带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据了解,对于本次重大发现,市国土房管局目前已开展3个市级财政项目,即“恐龙化石露头调查及临时保护”“恐龙化石一区抢救性发掘”和“恐龙化石一区化石墙保护项目”,安排地质遗迹保护专项资金1709.11万元。2017年5月,批准建立云阳普安恐龙市级地质公园,规划面积91.3平方公里,至此我市地质公园数量将增加为10个。
重庆还有这些恐龙明星
■最巨型的恐龙·合川马门溪龙
发现时间:1957年
发现地点:合川太和镇鼓楼山
生活年代:侏罗纪晚期(1.5-1.35亿年前)
合川马门溪龙体长22米,身高3.5米,体积相当于两辆公交车,估计体重26吨,是迄今亚洲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恐龙化石,也是世界上颈部最长的恐龙,19节颈椎一个都不少,总长度达9米。
■最凶猛的恐龙·上游永川龙
发现时间:1977年
发现地点:永川上游水库
生活年代:侏罗纪晚期(1.5-1.35亿年前)
上游永川龙是中国首次发现,也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肉食恐龙。它虽然身长只有7米,却有一个大得吓人、长82厘米的大脑袋,脸上还有6对大孔,有一对是眼孔,这表明它的视力极佳;其他几对大孔是附着于头部、用于撕咬和咀嚼的强大肌肉群。
■最温顺的恐龙·江北重庆龙
发现时间:1981年
发现地点:江北猫儿石
生活年代:侏罗纪晚期(1.5-1.35亿年前)
江北重庆龙身长只有3-4米,是恐龙中的小个子。它背上耸立着两排尖刀般的骨板,尾巴上长着两对剑棘,看上去非常凶猛。其实,它属恐龙中最温顺的剑龙家族,这些武器只有在受到侵犯时才动用。
■最长脖子的恐龙·綦江綦龙
发现时间:2006年
发现地点:綦江莲花保寨
生活年代:侏罗纪中晚期(1.6亿年前)
这个恐龙家族里的巨人,虽然只有一个不足60厘米长的小脑袋,但脖子却比长颈鹿还长两倍多,吃东西时从来不敢将它的脖子竖起来,不然,它的心脏会立即不堪负荷停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