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7月14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要闻
版面翻页
要闻
01

生态康养,托起渝东南的“绿色梦”

□ 本报记者 邓永宏

“发展生态康养产业,渝东南选对了路。”市政协委员、民建重庆市委专职副主委杨亚丽说,虽然康养产业面临投资大、回收慢等风险,但渝东南康养产业的发展令人乐观。

对渝东南的“绿色梦”,还有很多委员为渝东南圆梦贡献着智慧。

什么是生态康养产业?它是以运动、健身、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功能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的更高级形态,涵盖了老中青各年龄段消费群体,是具有极大发展潜力和良好市场前景的朝阳产业。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环境优美,“六度”(温度、湿度、高度、优产度、洁静度、绿化度)指标优良、历史底蕴深厚、人文景观丰富、少数民族文化多样,发展生态康养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利用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生态、农业和旅游资源等优势,按照“生态康养+”模式,从“观养”“住养”“静养”“疗养”“食养”“动养”方面,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医疗康养、旅游康养、农业康养、森林康养、健身康养、康养地产等核心康养项目;完善政策体系,优化融资环境;健全交通网络,配套支撑产业;放宽市场准入,健全服务体系;强化人才支撑,推进医养融合……今年年初,市政协区县联络委与市政协委员石柱组经过深入调研,提交《关于在渝东南地区大力发展生态康养产业的建议》提案,精准建言。

渝东南如何遵循“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原则?怎样做到以绿色生态为本底,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中加快发展?

市政协常委、市政协经济委主任刘宝亚认为,发展康养产业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与特色小镇相结合、与扶贫攻坚的长效机制相结合,有特色地突出养生、养老、养颜等重点,让产业结构中的各种要素合理转移。

委员们的关注和建言,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市发改委副主任詹成志介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康养产业发展,纳入全市战略布局大力推进。在全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中,将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作为单独板块予以研究和定位,鼓励区域内各区县大力发展生态康养产业。同时,他们以办理提案为契机,积极吸纳委员建议,深入推进渝东南生态康养产业发展。目前,武隆仙女山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石柱、武隆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彭水摩围山成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

据介绍,我市下一步将充分利用好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资源优势,每年确定一批与生态康养产业相关的重点任务,重点推进;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医疗康养、旅游康养、农业康养、森林康养、健身康养等核心康养项目;推动生态康养配套产业发展,依托大仙女山、乌江画廊、武陵仙乡、黄水林海、世外桃源,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打造渝东南民俗文化生态旅游长廊;大力发展民俗旅游,打造一批特色民宿、休闲农庄、乡村酒店和农家乐集群;引导建设运动健身、养老保健、房车露营、休闲度假等项目,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