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相印 情相知
——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重庆分营活动记略
台胞青年在南山书院体验汉服文化
本报记者 黄笛森 文/图
“别无奈,泪易流,送千里,终一别。千山不是距离,万水也能踏行,心与心已播撒,情与情已连系……”7月14日,为期6天的全国台联2017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重庆分营活动圆满落幕,全程带领本届夏令营的重庆市台联副会长吕军,依依不舍地与30余名台胞青年在机场互道离别,互送最真挚的祝福和最真切的期盼。
台联搭桥
“虽然每次相聚都很短暂,但收获都很丰硕。”这已是吕军第二次全程带领台胞青年开展夏令营活动。他介绍,自2004年起,全国台联就应两岸关系发展形势,为拓展两岸文化交流、服务台湾青年同胞,以“龙脉相传、青春中华”为主题,每年定期举办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活动。
如今,台胞青年夏令营已成为全国台联的一项品牌活动。据统计,十余年来,共有近2万名台胞青年来到大陆各个城市,和大陆青年一起观察体验、探索思考,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吕军说,这其中,就累计有近500名台湾青年来渝开展了参访交流。
吕军介绍,今年重庆分营以“探寻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市台联精心策划安排了国学讲座、汉文化体验等活动,并与重庆工商大学合作,甄选出7名优秀大学生,与另外4名在渝台湾籍大学生共同担任志愿者,全程参与夏令营活动,让他们在为台胞青年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彼此沟通交流,增进两岸青年的相互了解。
市台联的细心安排,得到了30余名台胞青年的好评。来自台南大学的毕业生林子钧已非首次参加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活动,7月9日,当他走进重庆工商大学的南山书院,身着汉服体验射箭、投壶、剪纸等中华传统文化活动后,他感触地说:“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共同传承中华文化。”
重庆印象
来到重庆这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除了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外,当然少不了感受重庆独特的自然地理及人文风貌。
“没来重庆前,以为重庆是一座小乡村,来了后才发现重庆竟然如此现代时尚。”在游览繁华时尚的商业中心解放碑、如梦如幻的洪崖洞夜景和古色古香的千年古镇磁器口后,来自台北科技大学资讯财经管理专业的杨詠如被重庆的城市美景深深吸引,“没想到在祖国西部,还有如此繁华美丽的城市”。
7月10日,大家又伴着落日余晖,在朝天门码头登上游轮,开启了长江三峡之旅。
“我早已迫不及待去体会李白诗词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境了。”来自长庚大学医学系的赵祥元满怀期待,“我从小便知万里长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一直想一睹长江的风采,这次总算如愿”。
飞檐展翼、依山而建的江上明珠石宝寨,三面临水、刘备托孤的白帝城,绿竹青山的神女溪,举世瞩目、气势恢宏的三峡大坝……长江沿岸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给台胞青年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到台湾后,我要将自己在重庆的所见所闻分享给更多的台湾同胞,让他们都来感受祖国的自然美景、人文风貌。”赵祥元感叹道。
逐梦重庆
此次夏令营活动,市台联还专程安排台胞青年前往合川区参观了在渝台资企业,让他们实地感受在渝台资企业的发展情况。
“重庆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来自台湾高雄的企业家陈振丰,向台胞青年们分享了自己来渝10余年的创业经历。他勉励参加夏令营的台胞青年们,要坚定信心,抓住机会。
来自金门大学建筑学系的莊捷年正有创业梦想,她认真地参观着在渝台企,不时与企业负责人交流询问相关政策。她说,重庆的山山水水、麻辣美食已深深吸引了她,回到台湾后,她会认真考虑,争取尽早再来重庆,圆自己的创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