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莽莽深山处 殷殷慈善情
市慈善会领导在巫溪调研
志愿者看望老人
特约记者 张长荣
今年1月6日,小雨纷飞,寒风呼啸。此时,远离县城35公里的巫溪县峰灵镇龙王中心小学校人声鼎沸,欢乐祥和。一群特殊的客人的到来,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在全校师生和当地众多贫困老人热烈的掌声中,刚刚到达的香港道德会大陆扶贫总监骆驰来不及喘上一口气,就立刻代表香港道德会永远会长霍宗杰,向现场250名受助者捐赠了1000件羊毛衫、90000元敬老金、10000元助学金,“祝愿老人们身体健康!希望孩子们好好学习,将来有能力的时候将爱心传递下去!”
手里紧紧攥着刚发放的敬老金和助学金,身上套上温暖的羊毛衫,现场的老人和孩子们眼睛湿润了,感激的话语在喉咙打转,却怎么也蹦不出来。
这只是巫山慈善会坚持“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方针,引导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开展慈善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
爱在大山深处
“溪上半日峡谷行,游舫白浪羽毛轻;我欲吟诗无处写,两岸青山尽画屏。”一首《巫溪行》,道尽巫溪美。
巫溪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北部,在大巴山东段南麓。山高,路陡,林密,是国家级贫困县。
莽莽深山处,殷殷慈善情。近年来,巫溪县慈善总会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克服各种困难,将温暖与爱送到贫困人群手里,滋润着受助者的心田。
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是巫溪县慈善总会重点关注的对象。去年元月至2月底,巫溪县慈善会携手县民政局奔赴乌龙乡、徐家镇、大河乡、土城镇、上磺镇等乡镇开展“情暖万家”活动,慰问敬老院孤寡老人380人,每人发放一床棉被,一套保暖内衣,总计金额4万余元。慰问特困户420人,每人100元,慰问金额4.2万元。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更是巫溪未来发展的支柱。”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去年6月,巫溪县慈善会协调市慈善总会志愿者总队大学生健康服务大队爱阅支教队与市慈善总会吉林商会分会,来巫溪举办暑期支教活动——“暑期夏令营”,赢得了当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
活动中,吉林商会慈善分会捐赠了价值35000元的学习读物、学习用品,巫溪县移民局向留守儿童捐赠了价值12989元的棉被。在24名志愿者参与下,众多贫困留守儿童在为期14天的活动中,开展绘本课堂、安全课堂、兴趣课堂、德育课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夏令营活动,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暑期。
与此同时,巫溪县慈善会还利用春节、“六一”儿童节和9月开学时机,为该县特殊教育学校、白鹿小学、易溪小学、长桂小学等学校的孩子们发放救济捐赠衣服、夏凉被等,每次价值都在4万元左右;通过帮乡扶贫,慰问土城镇等乡镇贫困留守儿童200人,为他们送去校服,价值3万元。
今年2月14日,重庆中博设计院向该县长桂小学的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五好少年、获奖教师颁发了奖状和奖品,并为该校捐赠现金45000元,被套45件,以及跳绳、羽毛球、篮球等体育用品,也给15名贫困家庭的学生送上新春慰问金1000元。
群众的安全饮水也牵挂巫溪慈善人的心。在多方努力下,去年,重庆机电设计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来到巫溪,奔赴各乡镇、街道,为30个乡镇敬老院和乡镇(街道)社区安装了80台“JD净水器”,解决了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创新慈善方式
“今年,我们大胆实施工作转型,高度重视并实施‘互联网+慈善’。成效非常好,今年上半年就已实现募资400余万,早已超过全年募资任务280万的目标。”巫溪县慈善会会长金良铸告诉记者,“这是我们大胆创新慈善方式的结果”。
“工作创新是搞好慈善工作的灵魂。”巫溪虽然偏远,但巫溪慈善人的创新意识不输于主城区。近年来,他们大胆创新慈善方式,推动慈善事业创新发展。
通过“两眼向外,多渠道争取”和扩大社会影响力等举措,巫溪县慈善会成立仅8年,已接受社会捐赠3148万元,救助贫困人群上万余人。
去年5月23日,在巫溪县慈善会的努力下,该县成立了第一支慈善志愿者队伍——市慈善总会志愿者总队巫溪县大队。此举标志着该县志愿者服务工作在系统化、科学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今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和谐社区增添了一支生力军。如今,这支队伍在全县的慈善救助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利用《巫溪民生》《巫溪时报》《巫溪有线电视》、图片、展版等形式,以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广泛开展慈善宣传工作。”巫溪县慈善会还借助媒体的力量开展慈善宣传,在全县掀起慈善捐助热潮。去年9月5日,巫溪县慈善会就通过媒体宣传,在该县成功举行“巫溪县实施《慈善法》暨首个‘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全县几乎所有职能部门和街道、乡镇都参与了活动,在全县营造了一股浓郁的依法慈善救助氛围。
此外,巫溪县慈善会还创新慈善捐赠收支监管方式,定期通过电视公示、报刊公示和张榜公示等方式,实现慈善捐赠阳光透明,提高了社会公信度。
(巫溪慈善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