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供给侧 注入新动力
——大足区政协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侧记
通讯员 冯 娟
“有效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落实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前不久,大足区的经验做法,两次受到国务院办公厅的通报表扬。该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取得的成效,也凝聚了大足区政协的智慧和力量。
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以来,大足区政协顺势而动,多次召开主席会、常委会、专题会,围绕金融、房地产、企业债务等领域风险防控,加快去产能步伐,降低企业负债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等主题进行协商。
“制定禁投清单”“关闭落后产能的煤矿”“推动房地产去库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委员们的一篇篇调研报告、一条条建言、一次次助推,只为推动大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
不久前,国内某钢铁企业找到大足区,洽谈一个钢结构产业园项目。该钢企描绘了一幅美好蓝图——项目投资20亿元,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年纳税5000万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足果断拒绝了该钢企。原因有两点:一是钢铁产业与大足发展定位不符;二是钢铁产业产能过剩,被列入《大足区产业禁投清单》。
大足区委、区政府积极采纳委员建议,制定了《大足区产业禁投清单》,清理关闭过剩产能、僵尸企业和空壳公司26家;制定《钢铁过剩产能减压实施方案》,引导2家钢铁企业去产能13万余吨;依法关闭煤矿20家,淘汰落后产能127万吨;推动房地产去库存,对全市房地产企业综合排名前50名的给予预售资金首付款免监管政策;组织召开第三届房交会,成交17.5万平方米,库存下降8.5%。
“委员们的建言,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了贡献。”大足区发改委负责人说,一年多来,委员们通过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积极献计献策,所提的不少意见被转换为工作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
在大足区政协的倾力助推下,该区引进正威电子信息产业园、汇百通双模式电动客车产业基地等特大项目,引进江苏米笛声学科技、深圳泰瑞丰科技、百帆智能装备生产等29个智能制造项目,助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推进降成本减负担,推出“助保贷”“投保贷”“微企贷”“应急贷”等基金和投融资产品;将6615户纳税人纳入“营改增”,减少税负1亿元左右;成立鑫桥股权投资基金,投放1.9亿余元支持实体企业发展;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6家企业在OTC等场外交易市场挂牌;用好用活各类扶持政策,降低“五险一金”缴存比例,降低物流成本,降低要素成本,为企业减负1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