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河长“变脸”记
最近,长寿区政协主席张华有些苦恼:眼下,桃花河处于丰水期,加之沿河多个建设项目同步推进,河水水质会不会急转直下?
桃花河是长寿人的母亲河,但对操着普通话的张华而言,他对桃花河的感情不比任何一个长寿人少。从污染探源到制度制定、从河面清漂到河道清淤、从污水管网排查到截污干管安装,再到景观打造,3年多来,张华组织了20多次指挥长会议、开展了上百次现场调研……
7月26日,酷暑难当。长寿区政协召开每月协商会,专题视察全区水资源管理工作,其中有个视察点就是桃花河。作为桃花河整治攻坚指挥部指挥长、桃花河河长,张华提出,要额外增加两个视察点——桃花河葛兰段和桃花河石堰段。
张华临时改变行程的目的,是想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了解桃花河河段长管理制度落实的真实情况。他选择的两个河段,曾是桃花河畜禽污染最为严重的地方。得知他的想法,应邀参加视察活动的分管副区长卓大林也点头称好。
突击现场督察的第一站,是桃花河葛兰清风桥。只见河面虽然零星飘着一些散落的竹叶,但河道两侧整洁干净,显然是有专人维护。张华很欣慰,眉间的皱纹舒展了不少。
到达石堰段时,已是正午。此时,张华的蓝色衬衫已经湿透。他一边擦掉额上的汗珠,一边听取近期桃花河河段划分、河道两岸绿化栽植、水质监测及生态补水准备等情况汇报。听完汇报,张华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一路前行,张华在沿河一块醒目的蓝色街镇河段长告示牌前停下。告示牌上清晰地记载着河段名称、长度、起点、终点、河段长姓名、电话、职责、目标。河段告示牌是上个月桃花河攻坚指挥部指挥长会议上安排部署的关于落实河长制的工作之一,目的是要明确河段责任,便于全民参与和实时监控。看着工作落到实处,张华这才点头笑了起来。
“按目前的形势看,桃花河恢复生机指日可待。”他语重心长地说,桃花河承载着长寿人难忘的乡愁,一定要按照全区推进河长制的要求,加大河长制落实力度。接下来,还要深入分析桃花河水污染原因,加大综合施策力度,加快治理水体富营养化;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大重点时段的调水力度,适时进行生态补水,确保桃花河早日恢复水清岸绿的好风光。
此时,张华的脸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