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8月1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副刊
版面翻页
副刊
03

龙塘庄园里的繁华旧影

□ 作者 钱昀

初夏时分,黄昏中,阳光渐渐隐没于群山之间,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沿途李树结着青涩的小果,草丛里的野花开得正艳。我们一行人在中山镇文化站刘老师带领下,去探访一个名叫龙塘的庄园。

走过一段破损的泥巴围墙,刘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当年庄园的后花园,只见围墙里长满青草和杂树,肆无忌惮地占领了大片土地,有藤蔓缠绕着围墙破损处,更显冷清和萧条。

我们沿着斑驳而高大的石头围墙向前走,一边听刘老师给我们讲流传在民间的关于龙塘庄园的传奇故事。相传庄园主曾盗挖了一处古墓,从墓中取得大量金银财宝后,便悄悄在此兴建了庄园,为防止外人看出,特地把庄园大门建得小巧,不引人注意;也有传说是庄园主无意中走进一个山洞,在山洞里发现几大坛银子,然后花了三年时间慢慢兴建起了这座宏大庄园。天降横财的传说为庄园增添了几许神秘的色彩。

来到正门,果见朝门不宽,仅容两人通过,门旁边的墙壁上挂着一块方形的木牌,上面写着:“龙塘古庄园”,底下一行小字:“江津区中山镇人民政府,二00七年三月”。大门口的几块砖墙上面,刻印着水波纹路,如鱼鳞一样,庄园最怕火灾,水纹砖墙寓以水克火,保庄园平安之意。庄园主人叫余世海,所以庄园又名余家大院,取名龙塘庄园,寓意得水兴旺之意。

站在门口四处眺望,只见庄园前面的水塘倒映着天光云影,门前的芭蕉独自绿,周遭静谧无声。庄园大门敞开着,里面空无一人,刘老师让我们不要慌忙进去,他面向大门,给大家讲龙塘庄园在建筑上的与众不同之处:此院落分上、中、下三层,一个庭院比一个庭院高,一个庭院比一个庭院大,前院矮,后院高;前院小,后院大,寓意步步高升,财源滚滚之意。这种地势坐东向西依次升高的格局,在其他庄园很难看见。

我们慢慢走了进去,穿过一道又一道门。第一道门叫朝门,第二道门叫垂花门,第三道门叫虎皮门,果真每跨过一门,就要上几步青石台阶,庄园内的房子一层比一层高大,一间比一间宽阔,走入庄园的最深处,只见一排房屋顶梁上全是鎏金的木刻雕花,有象征万事顺意的如意宝瓶,有象征大富大贵的摇钱树,还有象征福禄寿喜的动物和花朵,这种低调又张扬的建筑细节让人有些吃惊和着迷。

据史料记载,庄园修建于清末民初,是一座由近百间房屋和九重门组成的复合式四合院,占地面积81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60平方米,建有房屋95间。

95间房,好奢华的庄园,旧日岁月里那些气派的堂屋、精美的戏楼、雅致的亭台,会客的花厅、小桥流水的花园、富丽堂皇的卧室,高大的碉楼都仿佛海市蜃楼一般,突然消失了。现在庄园里只剩下几间残破的屋宇,屋子里黑黢黢空荡荡的,没有人烟,显得阴森而荒凉。宽敞浩大的内院里铺满了树上落下的枯叶,踩上去,沙沙作响,清风吹来,院子角落里不知名的小花朵随风摇摆,院落一片萧索之意。百年的庄园,只徒留了无限的想象。

解放前,龙塘庄园兴旺时,余家有一千多亩土地,长工也有几十个。想象着,这里曾有过穿着绫罗绸缎的红男绿女,在里面演绎着一幕幕悲欢离合的人生。爱情天梯的主人公刘国江,7岁的时候在这里当放牛娃,为庄园主放牛,直到13岁才离开。长大后,他为了和心爱的女人徐朝清在一起,为了躲避世间的流言蜚语,带她一起离开了繁华热闹的中山古镇,到深山里去过与世隔绝的日子。

因龙塘庄园主余世海的儿子当团练局长时,贪得无厌,不择手段地鱼肉乡人,解放后被政府镇压,庄园没收充公,成了中山镇镇政府的办公用房,当年的政府人员就在这里面办公。八十年代镇政府搬走后,庄园又做了中山镇的小学校,有孩子们在这里上课,下课后孩子们嬉闹的笑声一定会打破庄园百年的沉寂。再后来庄园又成了养老院,一些垂暮的老人们住在里面安享晚年,在庄园内散步聊天。若是庄园里的大树会说话,它或许会跟我们讲那些旧时光里发生过的很多故事,可是大树只是默默无语地看护着守望着。虽然龙塘庄园装满许多神秘往事,但现在已是人去楼空,荒草凄凄,旧日的繁华和热闹被光阴雨打风吹去。龙塘庄园现在成为了中山古镇的一处旅游景点,成为来往游客们探访猎奇的一处风景。

夕阳西下,美丽的田园风光中,百年龙塘古庄园寂静无声。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