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8月22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关注·调研
版面翻页
关注·调研
04

“小车”推出大物流

——山东省现代物流考察记

□ 作者 周克勤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陈毅

“加快构建重庆现代物流体系”,是市政协专委会重点视察课题。为了借鉴外地经验,7月中旬,我率经济委等方面负责同志前往山东,踏上为期五天的考察之旅。

(一)

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别名齐鲁。

山东,是我格外敬重的地方。当年我工作的老万县地区,讲北方话的领导干部大都来自山东,有滨州、潍坊的,有淄博、聊城的。他们随刘邓大军挺进西南,解放了我们的家乡,然后义无反顾地留下来巩固和建设新的政权。几十年过去,这批老革命大都仙逝,唯其后代继续在重庆大地奋斗,有的早已成为一方名人。

山东的小推车至今令人难忘。1947年,解放战争在齐鲁大地拉开帷幕。从鲁南战役,到莱芜战役,一个仗接一个仗的打,打的是军需,胜的是物流。据当时统计,仅沂蒙根据地420万人口中,支前民工就超过120万人。他们推着30多万辆“嘎叽嘎叽”的独轮车,碾压出通向新中国的康庄大道。这是一段华夏物流的璀璨历史!

山东物流源远流长,应追溯到“姜公治齐”的时代。西周初年,姜子牙被武王首封于齐地。他根据齐国三面临海的优势,倡导“鱼盐之利,通输海内”之改革,成就了范蠡等一大批商贾巨富,使地贫人稀的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冠。隋唐时期,山东物流海陆并进。在东去蔚蓝的海洋里,山东人开启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西行古丝绸之路上,占尽盛产丝绸地利的山东商人络绎不绝。到了宋朝,中国第一个管理航务和海上贸易的市舶司,正式设置在密州板桥镇(今山东胶州),成为北方唯一对外贸易的物流口岸。

山东物流蜚声中外,应归功于“鲁运河”的繁荣。京杭大运河,是我国物流史上的辉煌杰作。史上最早开挖的一段运河叫“邗沟”,是吴国为了伐齐运兵运粮的通道。山东段的运河称“鲁运河”,在运河流域影响最大。明清时期,“鲁运河”上的物流贸易达到顶峰,其中“夹带贸易”(即政府允许运粮的漕船夹带私货)功不可没,促进了南来北往的货畅其流。

如今,山东物流仍然扛着先行者的大旗。在济南,我们看到一条双向12车道的城市干道,东起章丘西至长清,70余公里长,在重庆根本无法想象。在临沂,汽车客运总站成为地标。这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客运站之一,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有发车位120个,开通292条客运线路,日发班次达2173班。

触景生情,我想起第一次在山东乘车的经历。那是三十年前,我参加团中央菏泽地区现场会后去赶火车。列车刚刚停稳,迫不及待的人流便蜂拥而上。车厢里人满为患,连上厕所都挪不动窝,到处是刺鼻的气味。火车“咣当咣当”缓缓行驶,我一路站到郑州才抢到一个座位。往事如烟,今非昔比啊。

山东的物流成本比重庆低,这与培育主体有关。据山东省发改委介绍,山东现有物流园区339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园区3个。有重点物流企业836家,国家A级企业223家,数量居全国第四位。有冷库650座,储存能力超过580万吨,其中超低温超6万吨,占全国的75%,居全国首位。

山东的物流效益比重庆高,这与推行标准化有关。六年前,我带队考察过山东家家悦集团,他们通过发展遍布城乡的连锁超市网络,树立起“家家悦、悦家家”的标杆。而今山东物流,不再是农超对接那样简单了。据该省商务厅介绍,他们着力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努力降低成本,提高配送效率。比如,通过连锁商超企业,建设改造高标准仓储配送中心,对接供货商和销售网点,实现生产、配送、销售各环节之间带板运输和托盘循环共用;发挥第三方物流企业优势,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推广带托装卸和运输;大力推广标准化周转箱,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基地到销地市场和销售终端的全程“不倒箱”等等。

凡此种种,不正是重庆物流需要学习借鉴的吗?

(二)

临沂,沂河滋润的地方,因水而得名。

在省政协老田、小张同志的陪同下,我们驱车从济南出发,很快进入临沂地界蒙阴县。这里是东汉“算圣”刘洪的家乡,他发明了中国珠算,称得上是物流先祖了。他的头像镌刻在高高的岩石上,与之相伴的是一幅巨大的石刻算盘。过了孟良崮,就是沂南县,这是诸葛亮的老家。当年诸葛丞相为蜀国大军运送粮草发明了“木牛流马”,可谓有史记载享誉盛名的物流载体。

进入临沂城,完全出乎意料。在我们的想象中,临沂作为国家十八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恐怕同重庆一样正在努力为脱贫摘帽而攻坚,结果大错特错。眼前的临沂,好一座水城交融的滨水生态城市!空旷的视野中,大气磅礴的城市画卷一览无余。宽敞的道路,清澈的河流,花园般的居民小区,高品质的建筑楼群,哪里还有贫穷的痕迹。一打听,临沂早在二十年前就整体脱贫了。

临沂是沂蒙革命老区,更是一座物流之都。全市有物流企业2700多家,营运货车15.6万辆,从业人员33.5万人,是国家级的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和智慧物流配送示范城市。5条高速公路、8条国道、11条省道穿越境内,形成“两纵三横”的高速公路网。胶新铁路纵贯南北,兖日铁路横穿东西,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确定的铁路枢纽城市。临沂机场开通28条国内国际航线,50万标箱的临沂港也开始运营。全市2000多条物流干线,覆盖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通达全国所有的港口和口岸,日均货运配载车辆逾2万次,货物发送量达20万吨,货物配送起步价以及物流成本都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30%。

临沂物流业的发展,得益于临沂市政府一系列“组合拳”措施。比如建立物流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优先支持现代物流项目的市级专项资金;对物流企业实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年租制;组建临沂商贸物流研究院;对引进的物流高级人才每年给予不少于50万元的津贴等等。

临沂商城,是临沂市136个专业市场的统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地摊式市场—大棚底市场—批发市场—批发城—商品城”五代演变,现已成为国内最大、商品种类齐全、物流业最发达的全国性商品集散地之一,享有“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的美誉。

我们乘车在里面小转了一圈,真是不比不知差距。商城面积覆盖30多平方公里,全国罕见。各类名目的市场划分很细、很专业,茶叶、器皿、宠物用品,应有尽有,看得随行的同事们无不称道。我们走访了金兰物流,董事长王士岭是全国人大代表。他投资建成140多万平米的商业门面,是商城中最大的经营管理商。我们考察了“新明辉商城”电商平台、怡景丽家国际建材家居广场、金兰物流信息中心,最后来到临沂港。这里设有海关办事处,每天可查验上千辆货物。

临沂有一张名片:商贸通五洲,大美新临沂。我们一路考察下来,果真名副其实!

(三)

日照,一个海滨城市,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

日照过去并不怎么出名。我也是十余年前,从“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求对了一幅有关“日照”话题的诙谐下联中才记住它的。直到1989年,日照从临沂分出设立地级市,知名度才逐渐提升,至今成为颇有影响的城市之一。日照与重庆很有缘份,两地干部经常你来我往,还有由王小帅执导,王学圻、范冰冰等领衔主演的电影《日照重庆》,更是风趣地把两市地名无缝的融合一体。

我们重点考察了日照港,日照港古称石臼港,是隋文帝时建造的古港。石臼至新罗、高丽和日本的海运航线从这里起航,它是近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如今日照港由国企日照港集团经营。接待我们的党委王书记,是78级上海航运大学生,毕业就到日照,算是港口的老人了。

日照港有石臼、岚山两大港区,我们参观的是石臼港。全港拥有生产性泊位6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59个,最大的船舶能力30万吨。一艘10万吨级的粮船刚刚离港,另一艘10万吨级木片货船正在卸货。王书记不经意地讲,从上游的青岛港到下游的连云港,间距不足一百海里,已布局港口7个,吞吐能力超过10亿吨。

日照市注重以港兴市,借港生财。在港口,一座座大豆加工后储存的油罐,一处处木片加工后堆积的板材,格外引人注目。日照市借海运和港口优势,着力打造钢铁、石化、汽车及零部件、粮油食品4个千亿级产业。仅食用糖加工能力就有240万吨,居全球第一;大豆加工能力850万吨,居全国第二。

“舟道网”,是日照港集团搭建的物流平台。该网的PC端、移动端用户数已达4万余家,日均访问量超过30万多次。网站负责人见面熟,其长相、身高乃至语音都极像相声演员大兵。他们取名“舟道”,除了打通船舶物流之义,还有服务周到的寓意。如今,港航安全、海关监管、船员和船舶申报管理等口岸海事业务,通过“舟道网”实现了便捷办理;集装箱车辆、船舶作业、铁路作业、杂货作业等各项预约服务,通过“舟道网”实现了业务对接。

日照有一个目标:打造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我们祝福日照马到成功,心想事成!

(四)

青岛,世界啤酒之城,因岛上绿树成荫而得名。

青岛海岸线长,蜿蜒730多公里,港湾交错,是海运物流的理想之地。早在商周时期,作为中国海盐的发祥地,青岛海域古港口就成为中国五大古港之一。周朝之初,武王派遣箕子从这里出发到朝鲜传授田蚕织作技术,由此开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海起航线。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遣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由此东渡日本。经唐宋到明清,这里“商旅如云”“帆樯若市”,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巅峰。清末,青岛先后被德国、日本占领。直到新中国,青岛才重新焕发出物流重地的青春,成为国家首批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

到达青岛当晚,有两件事让我难以平静。一是青岛市政协主席杨军同志的介绍,我们从中明显察觉出重庆与青岛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当今,更关乎着后劲。二是在宾馆房间读到当天的一则报道,108名海内外院士齐聚青岛,其中31位签约入驻“青岛国际院士港”,加上去年签约的,共有67位院士入驻。这种招贤纳才的速度,恐怕全球罕见。青岛国际院士港,其实就是院士工作站。除了院士的实验室外,港内设有研究院、技术中心等载体,尤其是为院士们个性化打造的院士居,堪比新的“八大关”。如此大手笔的筑巢引凤,难怪青岛连续六次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有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青岛人很自豪,他们说,世界上有多大的船舶,青岛港就有多大的码头。青岛港具有125年历史,是我国第二个外贸亿吨吞吐大港,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七位,集装箱装卸效率、铁矿石卸船效率始终保持世界第一。青岛港的海铁联运也有特色,去年完成海铁多式联运集装箱48.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60%,位居沿海港口首位。

青岛邮轮母港,地处老城区,一艘定点班轮刚刚停靠,风尘仆仆的乘客们匆匆走上码头。这个母港由老港区六号码头改造而成,世界最大的邮轮“海洋绿洲号”可全天候自由停靠,2014年建成,2015年获准营业。目前开通了往来韩国的定点班轮,每天进出游客4000余人,去年游客量26万,规模列全国第三位。眼前的综合联检大楼非常气派,室内面积6万多平米,功能齐全,不亚于国内许多机场航站楼。

所见所闻,我由衷地点赞青岛。不到两年时间,一个废弃的旧码头竟华丽转身,还获得国家主管部门难以通过的营业批复,好一个利用国有闲置资产的样板!青岛人这种办事气魄、工作效率和责任担当,值得重庆人好好学习。

青岛东部物流集聚区,是青岛市的现代物流业基地。落户这里的利群物流,是青岛最大的民营商贸企业,有4个配送基地,50家直营商场,其规模和知名度都超过我当年看到的家家悦。走进它的物流配送中心,高位货车、电动托盘车、高位叉车,清一色的德国进口设备十分抢眼。一排排高层货架,配以货箱或托盘储存,可以存放几万种商品。邻居是九州通现代医药物流中心,企业自主研发的自动立体库、电子标签辅助拣选输送系统、货位精细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程度,让我们大开了眼界。

离下午四点的返渝飞机还有足够的时间,主人临时带我们去了海信集团,这是山东一家具有近50年历史的国有企业。在集团总部大厅,我们认真聆听企业负责人的介绍,仔细参观琳琅满目的产品,对海信这样的国企为树立民族品牌付出的努力给予赞许。海信的成功,在于他们信奉“人才是本,技术是根,创新是魂”。这正是重庆发展现代物流需要弥补的短板!海信的强大,在于他们坚守“海纳百川,信诚无限”。这正是重庆发展现代物流需要秉持的理念!

青岛有一种市花,是苏东坡赞美的“一年长占四时春”的月季。愿青岛物流像月季长盛不衰,誉满四海。

(五)

马不停蹄地赶到青岛流亭机场,辞别了一路辛劳的老田和小张同志,谁料机场通知我们,天气原因飞机延误。

在无聊的等待中,考察组趁机开了小结会,你一言我一语,工作建议一一形成。强化规划引领,确保《重庆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落实到位;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坚持把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放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大力度提升物流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完善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直到深夜,延误八个多小时的SC4716航班,终于依依不舍地告别山东,满载考察组对构建重庆现代物流体系的期盼与信心直冲云霄,飞向茫茫夜空。

考察团一行在山东考察物流港口建设 谭志伟 摄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