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架空间建立体车库
沙坪坝政协提案关注磁器口停车难
通讯员 喻 庆
磁器口古镇作为重庆的一张城市名片,每年游客接待量达几百万人次。每逢假节日,这里人山人海,加上周边停车位不足,导致该区域停车非常难,目前停车位日均缺口约1万个。而这一困扰将有望得到改善。今年底,主城区“内畅外联”重点实施项目沙坪坝沙磁文化广场公共停车库将建成投用。届时,磁器口将新增3900个停车位,有效缓解停车难题。
在今年召开的沙坪坝区政协十四届一次全会上,“停车难”问题成为委员们热议的焦点。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难题,委员们对此提出建议。其中,该区政协委员黄峥提出《关于合理利用沙滨路桥下空间建设停车库的建议》。提案建议在沙滨路石门大桥至磁器口中段高架桥下修建公共停车库及相应配套设施,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
沙坪坝区于2001年底建成了长约6公里的沙坪坝滨江路磁器口至滴水岩段。沙滨路结合嘉陵江特殊的山地地貌特征,采取修建大量高架桥的方式,贯穿沙区东部核心区域,对改变该区城市面貌,缓解交通压力,提高防洪标准,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沙滨路以分流过境车辆、缓解交通压力为主要功能,其沿线停车困难,功能配套不够完善。”黄峥表示,在沙区核心区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滨江路高架桥下空间的利用价值日益凸显,在沙滨路石门大桥至磁器口中段高架桥下修建公共停车库及相应配套设施,既是城市景观工程,又是民生工程。
黄峥解释道,沙滨路石门大桥至磁器口段的秋水长天、江枫美岸等小区,其总车位配比不到0.5,车位严重不足,居民停车不便,加之磁器口古镇游客众多,停车位极度紧张,已经造成沙滨路交通严重堵塞。在该路段高架桥下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库,可极大地解决城市核心区较大的停车位需求与有限的停车位供给之间的矛盾。同时,修建公共停车库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沙滨路高架桥沿线交通组织,并为沿线提供多种交通综合服务;有利于提高桥下空间利用率,提升滨江路形象。
“接到提案后,我们立即落实,并组织专家提出方案并进行论证,最终确定结合在建的沙磁文化广场项目,打造公共停车库。目前,公共停车库进展顺利,预计年底投用。”提案承办方之一、沙区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在建的沙坪坝沙磁文化广场公共停车库项目包括沙滨路高架桥下空间、新建磁器口大桥部分平台、沙磁文化广场AB区连通道桥下空间等。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设停车位约3900个,而枯水区停车位则达5000个。“整个停车库安装有智能停车系统,对进库停车的车辆实施自动化管理。”项目建设方负责人表示,车库内还配置有防撞、车轮定位,有毒气体检测和报警系统等。
此外,为解决磁器口古镇停车难题,磁器口景区周边还将配套新建约7000个停车位,预计未来3年内,将逐步建成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