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的校舍
—— 农工党铜梁工委助力盘活农村教育闲置资产小记
通讯员 文 博
青石台阶、红砖白墙。12月初的这天,在铜梁区永嘉镇一处五保家园里,老人们正趁着初冬暖阳,依着墙根悠闲地摆着“龙门阵”。谁能想到,这里原本是所破败不堪的闲置村小!其实,铜梁区内还有其它247家“沉睡”的农村闲置学校,自今年7月以来,通过开展资产移交、确权工作,即将焕发出新的活力。而这背后,离不开该区农工党铜梁工委的建言助推。
问诊资源沉睡之痛
“近年来,我区许多中小学停办、撤并或搬迁,农村出现大量闲置校舍,或出租废弃,或饲养家畜,国有资源浪费令人心痛啊!”在年中召开的一次党派参政议政会上,敏锐的铜梁区政协副主席、农工党铜梁工委主委陈庆华听闻后立马萌生了一个想法——农村闲置校舍问题既是基层百姓关注的热点,也是国有资产管理的盲点,党派有责任也有义务出点力。
说干就干。农工党内教育战线的成员们迅速集结起来,组建起调查小组分赴28个镇街。连月来,组员们的足迹遍布近30个行政村、40余所村小,一方面,实地查看、走访询问,做足资料搜集的功课;另一方面,刨根究底、溯源直上,问诊闲置校舍的源头何在。
历时近一月的调查走访,虽然辛苦,却也成效显著,大家不仅摸清了区内农村闲置校舍的具体数量、面积、分布等,而且抓住了所有问题的“牛鼻子”——闲置校舍房地产权不明晰。权责不清,自然责任不明,拨开资源沉睡的迷雾,闲置校舍问题的解决之路仿若已近在眼前。
把脉涅槃重生之策
“我不赞成把教育资产挪作他用。随着二胎政策放开,万一以后又要恢复建校呢!”“你这个思想太守旧,闲置校舍的管理维护成本这么高,人力、物力、财力从哪来?账可不是这么算的!”在一次讨论会上,调查组员似乎形成两派,大家各持己见,隐隐还有些“火药味”。
原来,随着工作的逐步推进,大家对铜梁区内200多所农村闲置校舍的处置建议已渐有分歧,一方认为应当保守起见,全力维护管理好闲置校舍;另一方则力倡分类管理、合理利用。于是,陈庆华让两派组员再分别下去走访调查、广征民意,并在此基础上召开一次讨论会,在辩论中找准找全盘活闲置教育资产的解题办法,这才有了“火药味”会场的一幕。
通过激烈辩论,如何唤醒“沉睡”校舍的思路愈发清晰,明确闲置校舍权属、合理使用、盘活资产成了大家的共识,最终的建议经梳理提炼于7月中旬形成一纸社情民意信息报送区政府。
见证华丽转身之变
“没想到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党派建言,没想到这么多单位协同办理,更没想到工作这么快就见到成效。”谈及闲置校舍的落实工作,巴川中学老师、农工党党员张中海连用三个没想到表达自己的激动心情。
诚如张中海所言,闲置校舍的监管处置工作确实推进迅速且有力。自接到农工党集体名义报送的社情民意信息后,铜梁区长庚即作出批示,请区教委和国资中心研究解决方案。秉持着全面不遗漏的原则,承办单位对区内闲置校舍进行再摸排、再核实,并相继出台文件对农村闲置校舍资产的托管、确权工作进行明确,涉及的镇街、学校也按照工作部署迅速行动起来。
忆及农村闲置校舍的今昔对比,陈庆华颇为感触,“区内的248家农村闲置学校均已进行资产移交,确权工作也将于明年6月全面完成,在当地镇街的安排下,这些盘活的资源,或用于公益事业,或用于产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部分,这也算我们给美丽乡村贡献的一份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