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01月25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特别报道
版面翻页
特别报道
02

做好生态文明的“算术题”

特约记者 文 博

1月24日上午的各民主党派活动,完成了既定议程后的中场休息,委员们寒暄交流中,一个话题成了抢手的“香馍馍”,生态文明城市如何建?大家都抢着表达自己的观点,可巧凑成了一道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算术题"。

“要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起,加快补齐市政垃圾分类等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来自致公党界别的委员们认为,只有做好民生福祉的加法,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才能引导更多人关注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要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大力推进环保教育进校园,倡导创建美好家园的生态文明良好风尚。”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党员王光强如是说。

“只加不减,存量仍大。”市政协委员、台盟盟员邱献锋则认为破题的思路在“减”上,要减少建筑能耗,推广LED、太阳能光伏等节能设备;加快调整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劣势企业;大力推行城市立体绿化,降水缓排、净化空气、降低噪音……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最为关键,”农工党的乔澍委员认为,发挥发展新理念的乘法效应是为上策,“巫山就是个好例子,通过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严格区域环境保护,划定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打造旅游+产业“1+3”的绿色发展链条,串起了美丽乡村和城市发展,一座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城市已然渐行渐近。”

面对破坏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行为怎么办?民革的吴洪奎委员拿起桌上的空塑料瓶利落地扔进垃圾桶,“要‘务去除’,还要‘严惩处’,对违法排污行为说不。”他认为,要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上下功夫,通过严格监督考核,促进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同时,要建立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对不符合排放标准且拒不整改的坚决予以关停并转,坚决遏制污染行为。

临近午餐时间,这道关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算术题还在不断演算,事实上,加减乘除唯一法或许不够,而是需要混合运算,助力重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向高分跃进。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