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城吹起“文明风”
通讯员 唐晓莉
“我还以为下错高铁站了,没想到这些年荣昌的变化这么大。”近日,已经好几年没有回老家的荣昌观胜镇许友村村民陈子亮一走出高铁荣昌北站,就感觉城区道路宽敞笔直、城市环境优美,环境一点也不比沿海城市差。
如今,荣昌城市面貌正发生着悄然变化,也让更多人记住了“三城同创”这个新词。荣昌要通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城区,提高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而这,也是该区政协委员杨正宽提出《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等三城同创的建议》这一提案的初衷。
委员建议:城市“颜值”有待提升
杨正宽委员是四川荣昌商会的负责人,常年往返于荣昌与成都之间。成都先进的城市管理模式一直是杨正宽想要“搬”回老家荣昌、支持家乡发展的经验首选。
“虽然我们荣昌城市规模不及成都,但是一个上千万人的成都城区都能管理得井井有条,我们一个50万人左右的城区还管不下来吗?”杨正宽认为,荣昌完全可以依照大都市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和建设。
“‘三城同创’并不是政府部门一家说了算,还需要全区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出谋划策,人人争当创建先锋,才能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加美丽和谐、宜居宜业。”杨正宽说。为此,他在《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等三城同创的建议》中提出,荣昌区委、区政府应以“三城同创”为抓手,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还要成立创建机构,积极营造氛围,全面提升市民素质,让全区人民成为“三城同创”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部门办理:“三城同创”有序推进
此前,荣昌已申请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提名资格;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也做了大量前期工作;规划于2019年12月底前,通过全国爱卫会评审,实现国家卫生区成功创建……“‘三城同创’的各项目标制定以来,各部门及各镇街认真对标对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荣昌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峰介绍。
众所周知,植物是最天然最有效同时也是最经济的“空气清新器”,是一座现代城市维系生存的基本要素。该区政协委员、林业局副局长张先凤说,在“三城同创”过程中,荣昌不仅通过绿色植被使城市颜值提升了上来,还让人民群众拥有便利的品质生活,把城市气质显出来。
曾晓国家住棠城国际,本来因为住宅楼位于荣昌县城核心商圈,人流车流量较大,他一度想要搬家。后来,因为荣昌区委、区政府的一个举动,不仅打消了他的这个念头,还让他多了一丝期许。
荣昌区委、区政府办公场所搬迁后,将原办公地点改造成城市中心公园。这正是考虑到群众缺少户外游乐场所,在寸土寸金的当下,荣昌区把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拿出城区中心位置的这块“宝地”建成广场公园,让居民过上推窗见绿看风景、出门进园去健身的惬意日子。
市民点赞:“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2017年冬至前后,荣昌北部新区昌州步行街迎来了首家大型超市——永辉超市的入驻。试营业的前两天,周边上万的市民前往购物。与购物中心仅两米之遥,是两条人行斑马线。如今行驶至人行道前的各机动车,均会停车等候行人先行通行,秩序井然,过往市民纷纷点赞这股“棠城文明风”。
这股“文明之风”正是荣昌区“三城同创”中的“软实力”,是塑造一座城市的灵魂。目前,荣昌区以“三城同创”为载体,把文明创建的过程变成为百姓办实事、让百姓得实惠的过程。
如今,在“三城同创”的背后,活跃着一大批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美丽身影,在交通路口,他们帮助维持秩序、劝阻不文明行为;在社区,他们帮助打扫卫生,宣传科学知识,组织文艺演出;在敬老院,他们帮助老人整理内务……
为进一步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提升城市建设的品味,提升城市美誉度、知名度,荣昌区在“三城同创”过程中,创新社区管理与服务方式,健全服务网络,激活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实现管理全覆盖,以网格化管理探索创建新路径。
市民张秀莲说,在“三城同创”过程中,小区环境变靓了、周边耍事越来越多了、就业更加方便了、到工商等窗口办事更加简便快捷了……“住在荣昌,幸福指数是越来越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