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谈判”背后的秘密斗争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党妄图篡夺抗战的胜利果实,建立全国性的独裁统治,实现其“真内战、假和平”的目的。为打内战拖延时间、控制舆论,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共商国是,这是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有着重大的历史影响,为大家耳熟能详。但是,围绕毛泽东是否赴渝参加“重庆谈判”这一问题,国共双方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秘密斗争,这个事件却是鲜为人知的。
1945年8月14日至8月23日,蒋介石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参加会谈。去与不去,这个问题摆在了从事秘密战线工作多年的李克农等人面前。李克农深感责任重大,稍有偏差,就会威胁到毛泽东等人的安全,给党的利益带来重大损失,后果严重。他从国民党延安联络处搞到密电码,日夜监听重庆与延安的通讯联络,破译往来密电,仔细阅读、比对、分析、归纳情报。
1945年8月15日晚,受李克农指挥的情报系统从重庆获悉,重庆各报已被告知,明天一早要全文公布蒋介石致毛泽东的第一封电报——“寒电”。李克农将情况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次日,毛泽东发出给蒋介石的“铣电”。电文很短,回避了他是否要去重庆参加谈判。电文发出以后,毛泽东在枣园接见了国民党军令部驻延安的联络参谋周励武、罗伯伦。周励武迫不及待地询问毛泽东对蒋介石“寒电”的看法。毛泽东当面告诉他们先不准备去重庆,等蒋委员长复电后再作考虑。得到毛泽东的明确回答以后,周励武急匆匆地向重庆汇报了自己会见毛泽东的经过,明确指出:毛泽东绝不会去重庆。特务头子康泽得到“第一手”确切情报后,赶忙将其送呈蒋介石,并马上复电嘉奖周励武,命令他们随时注意毛泽东的动向。蒋介石收到毛泽东的“铣电”和康泽送达的周励武的“第一手”情报后,忍不住说道:“果然不出所料,毛泽东绝不敢来重庆。”
8月20日,蒋介石再次发了邀请毛泽东赴渝谈判的电报,即第二封电报——“哿电”,电文很长,口气强硬。李克农在拿到后断定,蒋介石这是假戏真唱,其实他绝不希望毛泽东去重庆与他谈判,而是估计毛不敢去才故意逞强。蒋介石想假戏真唱获得舆论上的优势,毛泽东不去,他则可以把拒和平的责任全推在共产党的头上。李克农向毛泽东汇报了自己的分析后,毛泽东决定再给蒋介石吃一颗“定心丸”,增加他的错误判断。8月22日,毛泽东给蒋介石回了第二封电报,这就是著名的“养电”。接着,依照李克农的意见,毛泽东再次接见国民党联络参谋周励武、罗伯伦。一见面,毛泽东就“开诚布公”地对二人说:“蒋委员长‘哿电’已收到,本日已复蒋委员长,因自己工作繁忙,无法脱身,为团结大计,先派周副主席前去重庆会晤蒋,待恰当时机再相机赴渝。”蒋介石收到毛泽东的“养电”,心中暗喜:果真不出所料,毛泽东被逼无奈表态了,派周恩来到重庆“晋谒”,来与我周旋,自己仍然躲在延安不敢露面。数小时后,康泽又送来了周励武、罗伯伦见到了毛泽东断定其不会来重庆的情报,蒋介石更是相信毛泽东不会到重庆了。
8月23日,蒋介石给毛泽东发去了第三封电报,再次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毛泽东收到电报,大笑不止:“蒋介石果真以为我不敢去重庆了!”这时,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公开表示:美国政府担保毛泽东的人身安全。斯大林和苏联居然也站在所谓“中立”立场上,劝告毛泽东为民族利益、为维护团结一定要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
8月26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分析了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外形势,毅然决定率周恩来、王若飞等人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并迅速调派干部赶赴前线,抢占有利地形,在军事上采取行动。李克农下令封锁消息,保守党的机密,不让国民党得知任何关于毛泽东是否去重庆的消息,同时严密监听国民党重庆方面与延安特务间的电讯联系。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率领周恩来等人如期来到了重庆白市驿机场,打了蒋介石一个措手不及。这场关于毛泽东是否赴渝共商国是的斗争,以中国共产党的胜利而告终,随即在重庆上清寺特园展开了“重庆谈判”,并签订了著名的“双十协定”。这次秘密斗争的胜利,为“重庆谈判”乃至全国的时局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