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05月1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副刊
版面翻页
副刊
03

心底藏着一条街

□ 作者 何军林

曾经以为,从老街搬到漂亮的住宅小区,伴随居住环境的改变,自己的生活便有了品质,甚至人生都会跟着上档升级。但现实却告诉自己,现代小区生活给自己带来安静的同时,也带来无法排解的孤寂。用别人的话说,就是丧失了一些生活的温度。

丝毫没有夸张,常常站在自家阳台望出去,对面无数相同的阳台扑面而来,让自己无端生出压抑,甚至倍感无聊。出门时看到邻居正在锁门,接着几乎是同时走到电梯口,同时跨进电梯,却各自望着电梯的某个地方发呆,整个过程相互没有说过一句话,甚至都没多看一眼,比陌生人还陌生……于是,曾经居住过的老街便会从心底的某个角落冒出来,带着记忆中的温度和温情。

其实,每个人心底都藏着一条老街,甚至几条老街。

有人说,老街代表着一种亲密情感的记忆。记忆就是过往,就是昨天,就是自己丢失在老街的酸甜苦辣。也许,自己可以找出一万个理由,说出老街的种种不是,比如它的老旧与破败,它的脏乱与嘈杂等等;但自己只需要一个理由,就能道出老街坊的好,那就是人间烟火。

生活在老街,自己可能会有怨气,但不会感到孤寂。想想小时候,老街上的铁匠铺、鞋匠铺、缝纫铺、糖果店,处处都是自己留连忘返的乐园;还有爆米花、棉花糖、油炸糕,总惹得自己垂涎欲滴、不忍离开;再有那间老茶馆,不管天晴下雨都坐满了人,大人们或三个四个,或七个八个,围成一桌摆龙门阵,天南海北吹牛,偶尔端起茶碗喝上一口,弄出一副很享受的样子,而且这一坐就是半天。自己经常从茶馆门前路过,里面的茶香和嘈杂总是勾引自己的眼睛,总是幻想自己已经长大,就坐在这堆茶客中间,喝着茶谈天说地,偶尔迸出一声爽朗大笑。

当然不会忘记老街的棉花铺,我家的棉絮都出自这间铺子。弹棉花的师徒俩,每天都背着巨大的弹弓,各自手持手榴弹一样的木锤,不停地拨打弓弦,有节奏地发出“嘣、嘣、嘣、嘡——”的声音,像老街不断重复的音乐,让有的人心生烦躁,同时又让一些人昏昏欲睡。伴随这独特的音乐声,旧棉花会变成新棉花,死棉花会变成活棉花,像变魔术一样。师徒俩的衣裤上、头发上、须眉上总是沾满棉花絮,给人感觉像是能动的雪人。偶尔,看到师徒俩中途歇气,自己会走进去拿起木锤弹上几下弓弦,但声音暗哑,没有他们弹出的声音清脆。不过,他们还是说我弹得不错,长大了可以当棉花匠。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开始厌烦老街,总渴望着逃离老街。现在真的逃离了,把自己从老街连根拔起,却渐渐发现自己似乎丢掉了一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显然跟老街有关,跟记忆有关。据说,曾经的老街正在被改造、被修复,我想自己也许会回到重生后的老街,让自己重生。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