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的踏实脚印
——云阳县新津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小记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文化圣地 龙船水乡”旅游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新津口银鱼”“文峰状元鸡”等电商品牌走向全国;满山遍野的柑橘、石榴、菊花等,变成老百姓的致富产业……在云阳县新津乡老百姓的眼里,家乡越来越美丽,而不断提升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则让他们感到小康梦越来越近了。
近年来,新津乡党委、政府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中,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将精准之力注入脱贫攻坚、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在全面小康的路上留下了一个个深深的脚印。
新津乡集镇上的文化墙
创 脱贫之路
“脱贫致富奔小康,党的扶贫政策好,干部帮扶也用心用情,但最终得靠自身努力。”4月14日,在新津乡开展的励志扶贫故事演讲活动上,74岁的吴修同老人领到了脱贫致富荣誉证书。同时,县诗歌协会义工还讲述了他脱贫致富的故事。老人高兴地说:“生活就像芝麻开花,一天更比一天好。”
在位于原新津小学闲置校产内,住着七八位孤寡老人。69岁老人李宣校非常激动地讲道:“感谢党委、政府为我这样的三无老人提供这么好的住房,现在下雨天晴都不怕了,出门也不怕脚上沾泥土和水了,定期还有保健人员为我们做身体健康检查。”据了解,为了解决各村社留守老人和三无人员的住房问题,新津乡政府把原新津小学闲置校舍清理出来用于安置。
在该乡党政负责人看来,“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根”,补好群众的“精神之钙”,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基础。“在脱贫攻坚中,我们注重打好‘组合拳’,既把扶贫与扶志结合起来,更从产业脱贫上加大扶持力度,不仅增强了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也让大家的腰包越来越鼓了。”
新津乡党委、政府在产业脱贫上下足了“绣花”功夫。
时间回拨到去年3月2日,该乡召开2017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誓师大会。“2016年,新津乡完成了太胜村、新津村整村脱贫任务,232户995人脱贫‘越线’。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基础上召开誓师大会,再次吹响了攻克最后堡垒、决战决胜的冲锋号。”该乡党委负责人说。
免费把母猪借给贫困户,贫困户只需归还养殖大户3头猪仔,且喂养有政府指导……誓师大会召开后不久,一项“能繁母猪借养”造血扶贫新模式,让该乡李大发等11名贫困户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为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问题,我们采取‘政府扶持、大户带动、贫困户诚信创业’的方式,由乡里整合到户产业资金10万元入股到大户,由其管理经营3年。养殖大户与贫困户签订母猪借养合同,免费将母猪借给贫困户饲养。”该乡党委宣传委员向以珍介绍,养殖大户每带动发展一户贫困户,政府给予500元奖励;贫困户偿还3头猪仔后,也可得到500元的到户产业扶持资金。
创新,让脱贫致富路越走越宽。
2017年,该乡完成91户374人脱贫任务,贫困综合发生率控制在1.42%;拨付到户产业资金78000元,完成扶贫小额贷款320万元;完成D级危房改造27户,高山生态搬迁16户;整治或扩建村便民服务中心5个;由乡政府将贫困户家中的土特产收集在一起,以高于市场价5-10元的“温暖”价向爱心人士销售,销售所得全部返还给贫困户;整合资金1500万元,完成山坪塘整治30口,建成或在建人饮池15口,人饮管网23000米……
烹饪技能培训
活 乡村旅游
端午在即,新津乡党委、政府的干部职工更忙了。因为,一年一度的龙舟民俗文化旅游节即将启幕。
龙舟民俗文化旅游节,是该乡为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举办的一个重要节会。
“云阳龙缸旅游产业的发展,让我们党政领导班子看到了旅游产业给地方经济发展和老百姓带来的巨大收益。”谈起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缘由,该乡党委负责人自信地说:“山清水秀的新津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还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优势,如境内的文峰塔不仅是古云阳八景之一,还让新津有着‘宝塔舟侧’的美誉。发展乡村旅游,新津一定大有可为。”
“把新津打造成‘文化圣地 龙舟水乡’,让新津成为云阳旅游的后起之秀!”共识之下,迅速转化为有力的行动。
而事实证明,新津走对了这一条路。据统计,去年,该乡通过举办龙舟赛、表演船工号子、民族特色文艺演出、文峰笔会、电商争霸赛、开心农场采摘等系列活动,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带动一三产业发展增收100万元。
谈及乡村旅游的成功“秘诀”,该乡党委负责人满脸自豪,毫不隐瞒地直言经验:大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去年,该乡硬化旅游公路和村组道路9.6公里,安装公路波形安全护栏5.3公里,铺设旅游泥结碎石公路2.1公里、旅游步道2000米,建成旅游码头1座、停车场2个,设置场镇绿化花台300个。
巧用“互联网+乡村旅游”模式。通过新媒体广泛为龙舟民俗节活动宣传造势,并充分利用4个电商平台,开展龙舟体验报名、秒杀优惠、柑橘预售等系列活动,销售文峰状元鸡、新津口银鱼等土特产品。
积极推动“产业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大力发展开心农场生态观光蔬菜500亩,石榴观光园400亩,用体验式农业吸引游客、留住游客。
“现在,前来新津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土特产也越来越好卖了。”在新津集市上,一销售土鸡的村民高兴地说。
新津乡第六届龙舟民俗文化旅游节
施 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该乡领导班子对新津的未来发展有了许多新的谋划。
“在产业发展上,我们还将精准下好大力气。”该乡党政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推动“三变改革”,转机制、强管理、增效益,全面推动农业产业“1255”计划实施。进一步加强柑橘、石榴、桃树、蔬菜等种植,大力发展花椒、柚子、核桃、猕猴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扎实做好柑橘规模化流转和管护工作,提高农民收益。
脱贫攻坚力度不减,确保通过国家脱贫验收。下一步,该乡将积极探索股权扶贫,培育贫困村主导产业;整合农业、移民、扶贫、交通等项目资金,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五大件”建设;启动作坊、永河、紫荆、和平、五间、石松等10公里的组级路硬化工程;完成太胜村、紫荊村两个移民精准帮扶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等。
“未来五年,我们将继续结合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等优势,以尚水为底、文化为基、体验为用、感知为本,按照“一心一点一水三区”的发展思路,让‘文化圣地 龙舟水乡’的新津成为库区文化旅游特色小镇。”该乡党委负责人介绍,“一心”即根据帽儿尖环水地理优势,打造自然和谐、生态休闲的桃花岛核心;“一点”即以新津龙舟赛民俗文化节为背景,打响新津船工号子舞台剧,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水”即充分发挥“一江清水,两岸绿山”独特区位优势,打造集体验、冒险、亲水为一体的支流水上体验区,方便游客游玩,感知自然;“三区”即深挖宝塔内涵、厚植渔家文化、完善集镇功能,着力打造集文化、观光、祭拜、摄影、体验为一体的文峰塔学子文化区、渔民生活体验区、场镇风貌改造区。(张 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