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智实践中的教育情怀
—— 民进重庆市委2018年“进盛合作”记略
本报记者 凌云 通讯员 谯治 曾郑
5月18日,民进重庆市委2018年“进盛合作”项目在万盛区启动。本次捐助共向“进盛教育基金”注资5万元,表彰“进盛教育之星”优秀教师12名、优秀贫困学生10名;民进重庆綦江区委还向青年镇民族小学和进盛实验中学捐赠了文体用品和学习、办公用具。
自1992年民进重庆市委与原南桐矿区签订合作协议以来,“进盛合作”已走过了26年。“我们的捐赠和表彰并不只是为了输送物资,而是希望通过这样点滴的行动引起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关注,引导大家把力量聚集到一起,为社会培养人才,为民族的未来增添希望。”教师出身的民进市委专职副主委黄硕深有感触地说。
走进青年镇民族小学,民进綦江区委主委刘林又看到了那架熟悉的钢琴,她关切地问:“这架琴平时用得怎么样?”校长告诉大家,学校有一位老师会弹钢琴,平时就用这架琴给孩子们上音乐课,刘林这才放心地点点头。这架钢琴是几年前民进市委主委陈贵云带队来学校时捐助的,当时还捐赠了上千本图书、200多套衣服和价值4万多元的体育器材。
捐赠的物资是怎么用的?这是捐助者最关心的问题。为了每一次社会服务活动都能真正起到作用,民进市委专门安排了一名财务人员跟进捐赠物资的使用情况,对“进盛合作”的每一笔资金流向进行严格细化管理。
长达26年之久的“进盛合作”,树立起了民主党派服务地方发展的一块品牌。民族小学相关负责人说,民族小学虽然规模很小,但目前生源稳定,教学运行平稳,这都离不开民进组织及社会各界的长期帮助。进盛实验中学的老师们也表示,“进盛合作”既鼓舞着全校师生在教书治学上秉承持之以恒的态度,又体现了多党合作的制度优势为学校发展带来的持续力量。
“谢——谢——老——师!”收到这些特别的“六一”礼物,孩子们那脆生生的一句句“老师”,让深具教育情怀的民进人心里暖暖的,坚持扶智实践的信心足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