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的牵挂
长寿梁平政协脱贫攻坚“促改督战”小记
通讯员 张异 李华锋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
蹲点督导脱贫,问需问计于民。节后上班第一天,长寿区政协主席张华在主持召开简短的节后收心会后,便赶往渡舟街道高峰村,走访贫困户向小平。
前几年,身患肿瘤的向小平因病致贫,加之儿子上大学,生活一度十分困难。在该区政协机关、街道干部的帮助下,两年前他办起了小型养兔场,老婆在附近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儿子上大学也享受到了政策扶持,一家人重拾信心,点燃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我带你们去看看我养的肉兔。”向小平一边拉着张华的手向养兔场走去,一边高兴地算起了脱贫账:“去年卖了一千多只肉兔,纯收入上万元。”
看到向小平脱贫的实干劲儿,张华十分欣慰,他叮嘱街道负责人:“要用好用足各项产业扶贫优惠政策,帮助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贫困户自力更生、持续‘造血’的能力。”
心系脱贫,脚步不停。2月12日,张华又来到云台镇五华山脚下的拱桥村蹲点。
近年来,长寿区政协以开展委员实践活动为载体,充分依托广大政协委员的力量,直接投入脱贫攻坚一线。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全部参与脱贫攻坚,帮助贫困村找穷根、开药方,量身定做脱贫方案,协调街镇发展致富产业。区政协机关在助力云台镇脱贫攻坚中,帮助新建核桃基地330亩,发展专业合作社2个,家庭农场5个;机关16名处级干部与当地贫困户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物资20余万元。区政协委员累计帮扶贫困村10个、贫困户340户,协调引进项目13个、资金500余万元,捐资助学68人、3.5万元,帮助劳务输出280余人。
“脱贫攻坚的难点在哪儿?还有多少村民没脱贫……”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张华与镇村干部一路交流,认真听取基层意见建议,一起为拱桥村脱贫想办法、出主意。
今年春节,年过五旬的贫困户刘德文圆了“新居梦”,一家五口告别了D级危房,搬进了温暖舒适的新家。
“老刘,过年好!”在刘德文家中,张华与他拉起家常,关切地询问相关情况,并希望镇村两级干部要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张华表示,在脱贫攻坚中,政协人要把一线思维、一线标准、一线状态立起来,积极引导政协各界别和广大委员积极投身扶贫一线,推动脱贫攻坚走深走实。同时,要重点围绕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边缘人口政策支持、长效扶贫产业发展、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和巩固脱贫长效机制、2020年后减贫扶贫工作等问题,深入调查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攻坚还在继续,蹲点仍在路上。当日上午11点,张华又踏上了走访贫困户杨杰成的路……
通讯员 张利萍 陈巧
2月12日,初春的梁平虽然还有些寒冷,但已经有了春天的气息。
“王婆婆,现在身体怎么样,过年吃了肉噻,有什么困难给我们说哟!”在梁平区王厚珍老人的家中,该区政协副主席廖泽瑄轻握着老人的手寒暄道。
“这两年种的李子树已经结果了,孙女读大学的学费也全免了,上前年政府帮我换堂屋檩子,前年把晒坝也打平了,去年又把厨房修好了,厕所也整得漂漂亮亮的,今年你们这么早就来看望我,再给政府添麻烦我都不好意思了……”王婆婆难为情地细数着这些年党委政府对她家的帮扶账单。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有什么问题就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困难是暂时的,再等两年孙女大学毕业了,日子就更好过了……”廖泽瑄说道。
……
这,是梁平区政协按照该区区委的统一部署,到联系的乡镇和对口帮扶的村、组以及建卡贫困户开展蹲点“促改督战”工作,推动脱贫攻坚走深走实的一个场景。
2月13日上午一大早,梁平区政协主席周仁胜和政协机关干部一行人的身影,出现在了虎城镇大兴村。
车辆行驶在大兴村8组停下。远处,袅袅的几缕炊烟升起,给小山村增添了几分画一般的意境。
经过一段田间小路,大家径直来到了村民石世杰家的院坝。一排崭新的砖瓦房出现在众人的面前,这是去年虎城镇为4户建卡贫困户实施D级危房改造后的房屋。
“老石,老石,新年好!我们都很牵挂你,今天特地来看望你,祝福你们新春快乐,万事如意!”刚走进石世杰家的大门,大家便热闹地寒暄起来。
今年86岁的石世杰患有高血压、前列腺炎等疾病,身体较差,因无收入来源加上每月的医药费,让家庭陷入了困境。
“最近身体好些了吗”“有没有加紧治疗”“新年过得好吗”……周仁胜关切地询问着。
“哎呀,这么冷的天,还劳烦你们惦记……”石世杰感动地说,“新年过得很好,多亏有党和政府关怀照顾!”
走访中,周仁胜拿出笔记本详细记录了石世杰家里的现状,向他宣传了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并与同行的镇村干部共商了扶贫措施。同时,他鼓励石世杰要增强信心,战胜困难,并送上了食用油等慰问品。
离开石世杰家,大家又忙碌地向下一站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