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的文化表情
DIY家庭春晚、逛博物馆、打卡网红书店、看电影……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更多元的文化过节方式正在成为新时尚,文化休闲蔚然成风。在钟书阁门前排起的长队里,在博物馆人头攒动的身影里,在院坝“村晚”的歌声里,是重庆人消费水平和理念的变化,是重庆人节节攀升的文明素养,是重庆人蓬勃向上的精气神。
重庆图书馆内座无虚席
剧进新村
在春节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出外奋斗的人回到家乡,平日沉寂的乡村、小镇突然都热闹起来。在重庆市开州区金果村的张家大院里,热闹更胜往年。
一改打麻将、放鞭炮、看春晚的传统花样,今年春节,张氏大家族的人口从四面八方聚在一起,自己搞了一台“家庭春晚”,导演、主持人和演员清一色的自家人。晚会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持续了3天,萨克斯、吉他、唢呐等乐器轮番上演,传统老歌、打榜新曲,曲曲应景,院坝里的热闹引得街坊邻里纷纷前来观看。团聚的旧传统,呈现出新气象,张家大院里的新娱乐方式,一时成为村里的焦点。左邻右舍有来看节目图个喜庆的,有为张家过年新方式点赞的,还有经不住热闹气氛合上一曲的……金果村张家大院里的“家庭春晚”让远方的亲人团聚在一起,也给乡村带来一股过节新风。
除了村民们的自娱自乐,重庆市歌剧院、重庆民族乐团、重庆市群众艺术馆、重庆芭蕾舞团等文艺团体也分别走进基层,为老百姓带去丰富多彩的文化年货。
观音桥广场,以童谣《黄丝蚂蚂》为素材创作的二胡独奏《蚂蚁》,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南岸区弹子石宏声广场,重庆民族乐团的笛子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博得观众声声喝彩;礼嘉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广场,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带来了相声《打灯谜》、歌曲《撸起袖子加油干》、小品《一条“表扬信”》等节目,使得现场欢笑声不断;北碚万达广场,重庆芭蕾舞团带来了曾入选国家艺术基金的优秀舞蹈节目《山水》,还有优雅古典的《白天鹅》等,传递着美好祝福;重庆大剧院上演了儿童剧《白雪公主》,上座率达到九成左右。
话剧、舞蹈赢得一众好评的同时,传统戏曲也大受欢迎。春节期间,市京剧院在洪崖洞巴渝剧院上演经典折子戏《虹桥赠珠》《赤桑镇》《捧印》《坐宫》,吸引了众多戏迷;市川剧院在金汤街小剧场上演的折子戏专场,从大年初一至初二,连续两天都座无虚席。市杂技团、市曲艺团等市级专业文艺院团也纷纷走进渝中区日月光广场、沙坪坝区三峡广场等主城九区人群聚集地,陪市民过了一个祥和、欢乐的新年。
曾经“穿新衣、戴新帽”的新年祈盼早已远去,如今人们追求更丰盈的心灵滋养。据了解,在为期3个月的时间里,我市22个艺术表演团体将免费演出500场,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建川博物馆里工作人员正在讲解重庆历史
展迎佳节
博物馆作为文化聚集地,也成为市民过节和外来游客热门去处。
近年来将故宫文化融入当代生活的“网红”故宫博物馆,今年春节首次重现康乾盛世的过节景象,让老百姓走进故宫,体验传统文化习俗,感受传统过年方式的魅力,在紫禁城里过大年。宫门上早已贴好的春联和门神,廊庑下悬挂装点的华丽宫灯,故宫里的年味扑面而来。文物展通过六大主题,让人穿越时空看当年宫里过年有哪些实物;展示的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位皇帝的“福”字,让观众可以现场比较“皇帝书法哪个强”……透过古老的宫墙,感受悠久的传统文化,这样过年的方式让不少游客感到既传统又新颖。
在重庆,三峡博物馆举办的新春文化系列展“金猪贺岁”同样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大红的灯笼、憨态可掬的金猪展牌醒目装饰着博物馆内外,博物馆外排起长龙,大家都想来博物馆里过一个文化味儿十足的新年。此次“金猪贺岁”展分为“金猪有财”“金猪有福”“金猪有文”三个主题单元,通过200多件展品,展示中国千年家猪饲养历史及衍生文化。
汉代陶猪、晋代玉猪、清代滑石猪……以猪为造型的各年代展品,神韵兼备、精巧细致。除了参观丰富的展品,游客们还可以参与博物馆推出的“集卡赢好礼”活动,只要拍照识别指定展品,便有机会赢得专门为此次展览推出的以玉猪为元素设计的笔袋、书签等文创产品。据了解,“金猪贺岁”展是该馆第三次以生肖主题展的方式展现中国农历年。
在三峡博物馆感受了生肖传统文化后,移步到重庆建川博物馆,在这座利用防空洞建立起来的博物馆里,从4万多件藏品中感悟这座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族记忆。
“老重庆的面貌,在博物馆里看到了。”“逛博物馆,既了解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也让孩子增长了见识。”抗战文物、票证生活、重庆故事、中国囍文化、民间祈福文化等8个主题展馆,各有特色,从各方面展示了重庆这座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春节期间参观博物馆的游客比例达到40.5%,到博物馆里沾沾“文化气”已成为老百姓休闲过节的普遍心愿。
市民排队等候进入三峡博物馆
书漫山城
大年初八,虽然不少市民重返工作岗位,但青少年学生、老人和部分年轻家长仍在继续着自己的春节假期。上午10点,位于杨家坪商圈的中迪广场刚开门迎客,三楼一家书店门口就已人头攒动。原来,大家都是到这个刚落户重庆不久、有着“最美书店”“明星书店”之称的连锁书店——钟书阁“打卡”的。
“听说这个书店装修非常有特色,所以趁春节休息特地带小孩来感受下。”家住大渡口的赵女士进入钟书阁后,先带女儿来到书店最具视觉冲击力的中庭阁楼区,换着角度拍下四周环绕交错的阶梯书架后,又走进儿童区,陪女儿慢慢选购起图书来。
像赵女士这样先到该书店中庭阁楼区拍照的读者还不少,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背着单反相机,从上到下进行了一番拍摄,不放过每一个角度。“我平时很喜欢看书、摄影,这个书店确实太漂亮了。”67岁的周大爷说,他家就住杨家坪,以后打算长期到此看书。
据了解,钟书阁重庆店从1月25日开业至今,每天人流量基本保持在6000至8000人次,最高的一天达到了上万人次。为维护店内安全,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春节前,该书店便从大年初一起,启动了“不定时限流”机制。虽然如此,每天排队等候进店的市民仍络绎不绝。
钟书阁在今年春节备受市民追捧,而同样有着高颜值的方所、精典、西西弗等实体书店,也是人流如织。泡在书店,选择文化过节已成为不少市民的时尚新追求。藏书量更为丰富、配套服务更加完善的公共图书馆,更是首选。
“这个春节没出去旅游,我从初四起,几乎每天都会来重庆图书馆看书自习。”家住渝北冉家坝的大学生李颖说,“以前想来只能坐公交,现在坐地铁环线,20分钟左右就直达重庆图书馆站了,非常方便!”
随着地铁环线的开通,重庆图书馆也成为了众多市民看书学习的优选之地,仅今年春节假期,就吸引了2万多名市民进馆,比去年同期增长90%,书刊借还册次同比增长51%,办证总量同比增长43%。
唯美钟书阁成“打卡”地
影过大年
“最近场次的《流浪地球》还有座吗?下一场呢?”春节期间,重庆各大影院前台这样的询问不绝于耳。如今,和亲友一起走进电影院观影过大年已成了众多市民热衷的选择,加上今年一部有着“重庆元素+科幻情节”的电影在春节档上映,重庆各大影院更是人气爆棚。
在江津过春节的王女士,想带着家人去电影院看《流浪地球》,但打开各个购票APP,发现当天下午各场次的座位所剩无几,“为了尽快一睹这部口碑颇高的国产科幻大片,我们商量后,最终购买了座位被岔开的票。”
记者了解到,像这样的情况,春节期间在重庆主城更甚,“如果想观看《流浪地球》没提前网上订票,几乎很难在现场买到理想座席。”大坪一家影院前台工作人员称。
为了满足市民们春节的观影需求,我市电影院都推出了不少贺岁新片。据市电影局消息,今年春节假期,我市电影票房总计达1.27亿元,其中《流浪地球》以5195.3万元的成绩成为春节档票房冠军。“纵观春节档票房,虽然受票价上涨、取消票补等因素影响,但由于全市银幕和影院数量的持续增加,重庆春节档电影放映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8.69%,达到79889场。”市电影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重庆远郊区县成为了票房主力,其贡献票房共8074.77万元,观影人数191.53万人次,占比63.39%和64.19%。而在电影选择方面,《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则成为了重庆市民春节档期最爱看的三部影片。
不难看出,进电影院已成为节日期间不少重庆市民一种娱乐休闲方式,观影过大年也成为新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