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9年05月2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要闻
版面翻页
要闻
01

黑哥遇“仙”记

□ 作者 苏其善

“黑哥遇仙了!”一条消息在铜梁区水口镇树荫村不胫而走。

“他遇仙了?怎么可能哟!”有人持怀疑态度。马上就有人反驳:“没遇仙,他家咋一年一个样?看,他连小轿车都开回来了,新崭崭的!”

“黑哥”遇“仙”了。但他遇到的不是传说中腾云驾雾和呼风唤雨的神仙,而是实实在在的政协人……

对口帮扶 黑哥认上“富亲戚”

黑哥,真名叫罗元述,一个矮壮的中年汉子,家住树荫村13社。因为在建筑工地上做钢筋工,常年风里来雨里去,周身晒得黢黑,村民都叫他“黑哥”。

黑哥家6口人,上有老下有小。年迈的母亲体弱多病,妻子患多种慢性病,大儿子读大学,幼小的龙凤双胞胎上幼儿园,花费很大。

2014年秋,因母亲和妻子生病双双住院,巨大的医疗费用开支,耗光了他多年来的一点积蓄,还向亲戚好友借下一笔不小的债务。

陷入困境的黑哥,成了因病因学致贫的建卡贫困户。

2015年初春,过大年的热闹还未散去,面对三个孩子上学的1万多元学费,黑哥脸上愁云密布。旧账都没还,谁还肯再借?但他还是厚着脸皮,到亲戚家走了一圈。果不所料,亲戚们都躲着他,如遇“瘟神”。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黑哥直叹气,连饭都没心思吃,躺在椅子上就睡着了。

迷迷糊糊中,他感到身边有影子晃动。莫非是“神仙”降临,来搭救他的?他连忙翻身坐起,揉揉惺忪的睡眼。

其中一个他认得,是村干部刘从美。刘从美向他介绍:“这是区政协农业界别委员龚碧和刘书琴。”

“按区政协安排,农业界别对口帮扶你们村。我们是你的帮扶责任人,正在为你多方联系就近务工。”龚碧微笑着递上一个鼓鼓的信封,“听说孩子们上学差钱,这是农业界别的委员们特地捐助的。”

瞬间,黑哥感动不已。龚碧风趣地说:“我们也可以叫你黑哥吗?”

“可以,可以。”黑哥高兴得连连点头,一时竟泪流满面。

产业帮扶 黑哥圆了“小康梦”

没过多久,刘书琴给黑哥带来了好消息。经过她们与水口镇党委政府领导商量,为黑哥找到一份治安巡逻队员的工作。这让黑哥心花怒放,紧锁多日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上班第一天,黑哥穿上逢年过节才舍得穿的衣服,到镇综治办报到了。每月2000元的不错收入,黑哥心里暖烘烘的。

好消息接踵而至。没过多久,委员们又为黑哥的妻子赵天琼联系到卫生院一个煮饭和打扫卫生的工作,每月有2500元的收入。

夫妻俩每月4500元的收入,让黑哥身上的担子轻松了许多。“没想到,我们困难农民工还能就近找到一份收入好的工作,政协的帮扶真是精准到位哟!”黑哥逢人便说。

帮扶并未就此止步。为了让黑哥脱贫不返贫,委员们又为他量身定制了“产业帮扶”方案。

2015年,在委员们的帮助下,黑哥购买了2只母兔和1只公兔,繁殖幼兔。同时,他还喂了肥猪4头、鸡鸭100多只。

2016年,在委员们的帮助和指导下,黑哥又进行见效快的肉兔养殖。委员们还特地为他请来技术指导,让他种植油麦草和玉米进行生态喂养,这既降低了成本,兔肉品质又高,产品供不应求。

刘书琴长期从事农业技术工作,是农业方面的“土专家”。她眼瞅该村满山的山花,又引导黑哥饲养蜜蜂。在她的精心指导下,黑哥很快就掌握了蜜蜂养殖技术。目前,他已经养殖6桶蜜蜂,每年产蜂蜜200多斤,纯收入1.5万元。

有“神仙”引路,黑哥越干越欢。去年初,尝到养殖甜头的他又搞起了肉鸽养殖,目前养殖规模已达到200只,今年底即可进入市场销售。

“去年,我出售幼兔500余只、肉兔3000余只、肥猪4头,纯收入5万余元,加上务工收入,家庭总收入达10多万元。”黑哥感激地说,“没有委员们的精准帮扶,我哪能过上今天的好生活!”

如今的黑哥,不但早已还清了欠债,还把家里的楼房进行了内外装修,也像城里人一样买上了品牌家具和液晶彩电,安装了空调。去年底,黑哥还购买了小汽车,新车系上大红花,在美丽宽敞的乡村水泥路上开得“滴滴”响。

“山翠绿,水清亮。房屋新,路宽敞。果园美,花果香。政协人,进山乡。百姓富,奔小康……”推开自家小楼的窗户,听树上婉转欢快的鸟叫,闻乡间甘醇香甜的空气,一首即兴自编的山歌,冲出黑哥的喉咙,在树荫村上空久久回荡。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