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块钱,何故珍藏30年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故事。
一张5块的人民币,一张1块的,总共是六块钱。虽然是很普通、很普通的两张人民币,我却把它当成宝贝珍藏了30年!
故事,还得从1989年说起。那时,四川省委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三带”活动——带头勤劳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带动大家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省委宣传部党员教育处的刘明生同志负责联系涪陵地区。因此,他经常来涪陵蹲点调研。当时,我是涪陵地委宣传部的党教科长。所以,他每次来,都是我陪同。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老刘要到丰都和石柱交界的龙孔乡调研。领导考虑到他年纪大,天气炎热,路途又远,既要坐车,还要赶船,很不方便,就安排了一辆“伏尔加”小车送他。老刘态度十分坚决,又是摇头又是摆手,操着浓浓的乡音说:“要不得,要不得!搞调研,就是要多接触群众噻。坐小车,啷个和群众摆龙门阵嘛?”我知道,老刘说一不二,每次下乡都是坐的大客车。我没好再坚持,就陪他到沙嘴码头,准备赶十一点的船,先到丰都,再坐客车去龙孔乡。
可是,到了码头才知道,轮船晚点了,要下午两点钟才到。我想,得先吃了饭走吧,就给单位领导打了个电话,领导让我们去附近的涪州宾馆吃饭。老刘抢着说:“用不着到宾馆噻,就在河坝随便吃点就行了嘛!”我解释说,河坝只有小餐馆,条件较差,又不太卫生。老刘却不以为然:“那么多人都在吃,怕啥子嘛?我跟你说,不干不净吃了不生毛病,是有道理的哟。走,就在河坝吃!我请客!”我赶忙说:“那怎么行呢?应该我请您才对。”
说话间,我们就在一家小餐馆坐下了。老刘主动点了一个蹄花汤和一份小菜。我提出再加两个菜。老刘连忙阻拦:“不用加,不用加!多了吃不完,那就是浪费噻。”我又劝他:“还是喝点涪陵的百花露酒吧”。老刘摆摆手:“不喝酒,不喝酒!下午还有工作噻。喝酒容易误事哟,你们年轻人一定要记到这点啰。”就这样,一顿饭吃下来,只花了十二块钱。
我抢先付钱后,老刘有点不高兴:“唉!说的我请客,你为啥子还要抢到拿钱啰?”我解释道:“您既是领导,又是长辈,于情于理都该我请。”老刘严肃起来:“小马,你不能就这样破了我的规矩噻,每次吃饭我都是拿了钱的哟。”我赶忙说:“今天是我私人请您,保证不回单位报帐。”老刘拍着自己的腰,“怕你的腰杆没得我粗嘛?你的工资肯定没得我多噻!”我笑着说,“嗨!本身就没花几块钱呢!”
争了半天,老刘无可奈何地拍着我的肩膀:“看来,我是说服不了你了。哎,你也莫想说服我哟。干脆,我们就来个叮叮猫吃尾巴——各吃各!”老刘马上就拿出六块钱,硬要塞给我,我坚决不要。他还是要塞,我就是不要。“噗”的一声,把我的衬衣荷包也弄坏了。可老刘还是按着我的荷包说:“收到起,收到起!”
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觉得过意不去。晚上,趁老刘不注意,我悄悄把钱放到了他的挎包里,心里还暗自高兴:今天,终于请老刘吃了一顿便餐!
这件小事,过去了我就淡忘了……
大约两个星期以后,我收到省委宣传部的一封信。本以为就是一般的工作信件。结果,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有两张人民币!就是这六块钱!
我的眼眶湿润了……老刘啊,老刘!
什么叫执着!什么叫廉洁!什么叫精神!这,哪是六块钱?分明是无价之宝!我发誓:永远不用这六块钱!永远珍藏这六块钱!永远用这六块钱来警醒自己!
我情不自禁地在一张小纸条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老刘,您的做法是有点过了。但是,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我发自内心的尊重您!敬仰您!!”我用酒精把两张人民币和小纸条消毒后,到照相馆塑封在一起。我一边消毒,一边暗暗的告诫自己,人的灵魂也需要经常消毒啊!
30年来,我的工作岗位变动了七八次。但是,我一直把这“六块钱”,放在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因为,它像一面镜子,时时让我看见一位老共产党员的清廉形象;同时,它又像一座警钟,常常提醒我一定要自律、自省!
当下时节,我们一定要像老刘那样,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永远做一名廉洁奉公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