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第三专题组
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本报讯 (记者 程颖) 12月9日,市政协第三专题组围绕“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组织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等9区政协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市政协副主席吴刚、周克勤参加会议。
“综合运用提案、社情民意、建议函等形式,报送区委、区政府决策参考,并明确落实情况在三个月内反馈,区政协还适时组织督办和监督性视察回访,确保协商成果的有效运用。”渝中区政协主席陈大奎带来了该区政协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经验,提出“要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协商,推进制度化建设,增强程序设计与制度安排的科学性,进一步加强政协协商与党委政府工作的有效衔接”。
江北区政协主席刘汉华对陈大奎的观点深表赞同。他认为,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应该在“专”字上做文章,建议要健全协商工作的专门规则,使协商讨论有专题内容,协商过程有专家参加,协商成果有专业水平,协商效果有专人跟踪,形成党委政府重要议题协商的专门安排。
“还要对议题的提出、活动组织、成果报送、意见反馈等进行细化规范,实现政协协商与党委议事规则、政府工作规则无缝对接,形成完整的制度链条。”大渡口区政协主席张琼补充道,希望进一步加强专门协商顶层设计。
协商形式不活跃,协商氛围不浓郁……针对这些现状,九龙坡区政协主席郑和平建议加大全市政协系统应用型智库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协商建言的质量和水平;研究制定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落实的制度机制,可单独就加强和改进协商前的调研工作出台指导性意见,就调研的时序安排、方法步骤、组织保障等进行细化明确。
“区长每季度在政协召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报协商会,搭建起了政协委员建议直通书记、区长的平台”“修订完善民主评议工作办法,深化选题机制”……渝北区政协主席彭建康介绍了该区政协发挥协商平台作用、弘扬协商文化的实践和成效,并提出建立工作联动机制、支持区县政协推进信息化建设等建议。
“要进一步优化专委会设置。”巴南区政协主席刘永全认为,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重点,就是把专委会建设成为政协内部专职负责协商活动组织实施的部门。同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丰富协商形式,提高委员专业水平,“知上情”“知下情”让协商质量提高。
怎样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在协商中的主体作用?北碚区政协主席周继超建议在源头上优选政协委员,培育协商民主的主体。沙坪坝区政协主席黎万宏强调要提高政协委员的培训质量,建立协商意见追溯机制,明确规定各级党委、政府应将协商事项相关工作情况定期向政协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