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文 博
“贫困户陈贵龙一家都上班啦!”4月10日下午,在铜梁区平滩镇走访时听到这个消息,区政协委员、该镇副镇长王永吉高兴得差点跳起来,“习总书记反复强调‘扶贫先扶志’,在扶贫工作中我真切感受到这真的太重要了,老陈一家愿意上班太让人高兴了!”
扶志 腿上有泥心中有光
平滩镇团宝村13社的陈贵龙一家三口肢全体健,却只有60岁的陈贵龙打零工挣钱,妻子和儿子两人嗜酒如命还消极懒惰,连房顶破烂漏水也不修补。在一次走访中,王永吉甚至看到一片狼藉的屋子中垃圾堆满床铺,这家人干脆就躺在一旁的稻草窝中呼呼大睡。这让他意识到,不同于其他因病致贫的家庭,这家人真正的致贫原因是“懒筋”未除。
全面掌握情况后,他把脱贫“处方”聚焦到“扶志”上,当起了“管家婆”。第一步就是把家管起来,给“家里人”明确了打工、养殖、做家务的责任分工;他带头整理堂前屋后,把家里规范、归顺、归位。在他坚持不懈地“碎碎念”下,一家人一起干农活、做家务、拉家常,生活面貌逐渐发生了改变。
去年底,陈贵龙家申请了D级危房改造,母子俩戒了酒,现在还在王永吉介绍的扶贫车间找到了合适的工作,这怎能不让人激动。王永吉还协调购买了耕牛,送了20只鸡鸭苗。一年过去,如今全变成了真金白银的收入,脱贫的目标实现了。没读过一天书的老陈最认可王永吉的一句话就是,“想过好日子,那就要两条腿上有泥巴,脚踏实地的干!”
赋能 柚子鸡鸭生猪齐上阵
平滩是个农业大镇,户籍人口5万人,建卡贫困户282户、882人,因病致贫占比最高,因学、因残的比例各占20%。王永吉想到习总书记说的脱贫攻坚需要下“绣花”功夫,开始精准施策。
就拿团宝村来举例,24户建卡贫困户情况各有不同。其中17社的陈代菊是个盲人,丈夫早逝,和儿子相依为命,但她并没有靠兜底政策混日子,依然摸索着在田间勤劳耕种。针对这种有“志气”却缺乏致富能力的贫困户,结合村里柚子林集体经济项目,王永吉介绍她小额信贷1.9万元入股,每年能有收益25%的分红。作为农工党党员,他还联系党派资源,赠送了50株沃柑、柚子树苗并帮忙栽种,陈代菊在家门口就实现了脱贫目标。
其他贫困户结合具体情况,王永吉有的介绍园区工作或公益岗位,有的送鸡鸭苗和果树苗发展林下经济,有的链接医疗教育资源兜底保障。团宝村的集体经济柚子林,3月底还引来业主在旁新建了鱼塘和养猪场,构建“猪—沼—渔—果”模式,实现经济生态双丰收。乡亲们开玩笑,“这下咱村从没腿的到4条腿的产业全齐活了,脱贫致富也跑得更快些呢!”
借智 给农产品安上“网腿”
今年2月初疫情期间,四方、太安、青㭎等好几个村打来求助电话,反映农产品面临滞销难题,王永吉和村干部开了视频会,当即决定由各村党支部牵头,整合待售农副产品,借助区里早在2018年搭建的“爱在龙乡”电商平台实施网上售卖,采取提前预定、村民在地头砍采、村上统一打包配送的方式卖货。
区政协委员和农工党员的微信工作群也在那几天变成了卖菜群,大家争相下单订购。截至3月底,全镇已售卖各种蔬菜瓜果2万斤、鸡鸭鹅蛋3万多个,累计销售金额逾10万元。乡亲们没有因“疫”返贫,王永吉和村干部们也在线上琢磨出了新的扶贫门道,搭上电商“快车”,让乡亲们的土货“跑”遍天南海北。
“我在农业口干了29年,眼见着从前肩挑背扛的农产品如今安上‘网腿’跑天涯,怎样通过“互联网+”的新杠杆来撬动精准脱贫的硬骨头,这个账有算头!”站在这片日益富庶的土地上,王永吉跟乡亲们分享致富经也更有底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