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0年04月28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副刊 厨房里的小幸福 山峦之气 母亲的奋斗 城口简笺(组章) 春雨诗二首

版面翻页
副刊
03
厨房里的小幸福
□ 作者 吴奎

民以食为天,食以厨为先。房屋再小,厨房不能少。在这个可大可小、可奢可俭的房间里,每天都演绎着别样的酸甜苦辣,呈现出各异的人生况味。母亲是厨房的主角,她用锅碗瓢盆演奏出一曲曲颇具时代感的乐章。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渝东北农村,人们将厨房称作“灶屋”。之所以这样称谓,既有虔诚灶神之敬,也有烟火之味,充满无尽的诱惑和情怀。“灶屋”就得有灶。乡亲们就地取材,用粘性好的泥巴垒成半人高的灶台。为最大程度利用空间,灶台大多呈月牙型,放置三四口锅,每口锅对应一个灶门,用木柴作燃料,又叫柴火灶。

母亲掌管着灶屋,也掌管着全家的伙食。只要母亲走进灶屋,家里便有了烟火味。母亲时而蹲在地上添火加柴,时而起身舀水洗锅,围着灶台忙得像个陀螺。小时候,饿得肚子咕咕直叫的我经常跑进灶屋“催饭”,见母亲忙而不应,我仍哭丧着脸守在灶台边。这下可惹急了母亲,她转身拿起锅铲高高扬起,见势不妙的我赶忙在满屋烟雾的掩护下跑出门外。在烟熏火燎中,母亲汗流浃背地捧出一顿饭。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一顿饭其实就是一锅玉米面或是洋芋、红薯,再配上一碗飘着几颗油珠的白菜汤。待饥不择食的我们一阵狼吞虎咽后,母亲才最后一个端起饭碗,刨了几口后又起身煮猪食。特别是到了漫天大雪的冬季,起排烟作用的屋顶天窗被积雪覆盖,烟雾四处乱窜,母亲只好开门排烟,可凛冽的寒风又趁机灌进来。还是母亲有办法,把门虚掩着,既能排出一部分烟雾,又能抵挡肆虐的寒风。长年累月,烟熏火燎,灶屋的四壁被熏得黑黢黢的。

每到农闲季节,乡亲们便结伴到后山上砍柴,为灶膛储备“口粮”。房前屋后,或长或短、或粗或细的木柴堆积如山,而屋后的树木却日渐凋零,被一个个灶膛吞噬。在柴火的炙烤下,灶膛裂了又补,补了又裂。我家劳动力少,家里的木柴经常上顿不接下顿,母亲只好带着我和弟弟上山捡柴禾,干的、湿的、硬的、软的落叶、松毛,全往家里搂。树的气息、山林的气息、荒野的气息,弥漫着整个屋子。柴垛里,堆满清贫和艰辛,也诉说着无奈与伤感。

日子在忙碌中划过。1989年夏天,村里通了公路,汽车蜿蜒进村,既减轻了村民肩挑背扛之苦,也为母亲的厨房打开另一扇窗。从那时起,政府开始引导村民将柴火灶改成煤炭灶。家里有了煤炭灶,也有了可移动的蜂窝煤炉子。母亲最初对烧煤还不习惯,单是清早起来发炉火就很费劲,拿捏不好烧煤的火候,眼见黑烟直冒,就是不着火苗。一来二去,母亲终于找到窍门,用干柴或秸秆烧旺火,再放上蜂窝煤或块煤,灶膛很快就呼哧作响,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映照着母亲汗涔涔的面颊。煤炭燃烧时间长,无须时时添柴加火,人可以间或离开,使忙忙碌碌的母亲有了倒手的时间。可日子一长,在灶屋里坚守的母亲时常觉得胸闷、气喘、眼干。原来,母亲在改灶时为了节约资金,说啥也不安装烟囱。母亲的想法很简单,咱家的土坯房四处透风,用不着花钱安装烟囱。这次教训让母亲狠心做好烟道烟囱,灶屋一下子清爽了许多。然而,外运进村的煤炭价格不菲,在母亲眼里是奢侈品,除煮猪食和烤火取暖外,母亲仍坚持捡拾柴禾烧水做饭。

1991年前后,乡亲们的灶屋悄然发生变化。一些外出务工的青年回村结婚兴起电饭煲、高压锅、电磁炉等炊具“三大件”,在村里掀起“灶屋新时尚”。在艳羡和赞叹中,一向节俭的母亲也赶时髦购回“三大件”。母亲倒不是为我们的婚事“备考”,而是觉得新潮、方便、实用。当真正用上电饭煲、电磁炉时,比平常高出一大截的电费让母亲心疼不已,不得不将电器束之高阁,打入“冷宫”,只有家里来客人或是过年才派上用场。但母亲每次洗碗时都要将电器仔细擦拭一遍,生怕被油烟弄脏。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和弟弟相继参加工作。母亲仍精打细算地经营着灶屋。我们经常劝说母亲勤用厨房小家电,可她每次总是以“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告诫我们,仍在煤炭和柴禾的熏烤中调和五谷杂味。2006年,村里实施农网改造,城乡电网同价,过去的“电老虎”变成了如今的“电保姆”。爱算账的母亲这下算得更精准,用电比用煤更划算。从那以后,家里的电饭煲、电磁炉“重出江湖”,成为母亲的得力帮手。后来我们又为母亲添置了冰箱、冰柜。母亲觉得电器与黢黑的灶屋不匹配,又请人将灶屋刷白,屋里顿时变得亮堂起来。乐呵呵的母亲经常向邻居分享自己的厨房改造心得。

变化一直在路上。2015年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村里的危旧房改造成水泥房,泥泞路变成水泥路,“住进楼梯房、出门不湿脚”的梦想照进现实。可年过六旬的父母却看不上楼房,觉得住着憋屈,不方便。不管我们怎么劝说就是不愿进城居住,仍守在斑驳却坚固的土坯房里。闲不下来的父母侍弄着他们的一亩三分地,大量蔬菜、洋芋、腊肉、土鸡被母亲打包后托人带到城里,让我们在舌尖上感受地道的家乡味、烟火味。

2017年9月的一天,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村里又开始改厨改灶。还未等我反应过来,母亲就在电话那头说开了:国家政策就是好,改厨改灶还有补贴,我和你爸要重新装修厨房。我听得真切,母亲将一直挂在嘴上的灶屋说成厨房。母亲是个敢于追求新潮的人,“灶”“厨”之变再次传递出老人拒绝进城居住的信号。我们只好顺着母亲,托人带钱回家改厨改灶。母亲却不领情,在电话里责怪我们说:“你们在城里开销大,我和你爸的养老金还存着呢,再说改厨改灶有政府补贴,花不了几个钱……”就这样,母亲按照自己的需求装修出一间别具风格的厨房。母亲在视频中介绍,这是煤气灶,上面连着烟囱,那是木制米缸;这里摆的冰箱、冰柜,那里放的辣椒、葱蒜……末了,母亲还炫耀说,不比你们城里的厨房差吧!当年春节,我们回老家陪父母过年。后山上的丛林郁郁葱葱,乡亲们以前必备的柴垛不见踪影。见我有些诧异,邻居大哥笑着说,早就没人砍柴了,家家户户烧煤炭或煤气。母亲在厨房里“吧嗒”点火,不停地颠锅炒菜,高压锅里喷发出四溢的肉香。吃着母亲变换花样烹制的年夜饭,不由想起家里厨房的变迁。我竭力抑制自己的情绪,不停地给老人夹菜。母亲似乎看出我的心事,从不喝酒的她倒满一杯酒,冲着我们说:“今天高兴,一起喝一口!”

“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厨房连着千家万户,变化惠及千村万落。母亲“经营”厨房近五十年,从烟熏火燎到煤气点火,从借米下锅到谷物满仓……母亲的厨房变得活色生香,更有颜值。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