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 波
“春哥有根‘绣花针’,调查走访功夫深,民情政策都清楚,精准帮扶最省心。”在开州区长沙镇回龙村村社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口中,有一位工作细致、态度和蔼的“春哥”,他就是开州区政协常委、提案委副主任、驻村工作队队员刘列春。
一部扶贫“宝典”
“大家带上‘宝典’哦!”这样的提醒总会不时在回龙村驻村工作队里响起。大家所说的‘宝典’,其实是刘列春编印的一本小册子——《长沙镇回龙村扶贫工作手册》。
2018年10月,刘列春成为回龙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工作不久,他就发现,村情、户情、扶贫政策、帮扶要求等信息分散在各个地方,查阅起来非常不便。尤其在入户的时候,往往带了很多资料,最后却找不到需要的信息。要是把所有相关资料汇编成册随身携带,工作效率一定能提高很多。
想法一出,刘列春立即开始行动。白天,走村入户忙扶贫,晚上,灯下奋笔勤编书。收集、汇总、校对,每个夜晚,刘列春房间的灯光都亮到深夜。十几个夜晚过后,《长沙镇回龙村扶贫工作手册》终于编撰完成。
“春哥编的这本册子可太好了!贫困户名册、扶贫政策、帮扶要求等常用资料都能找到,连相关单位的联系电话都没有落下!”说起工作手册,队员们都难掩内心的兴奋。“它已经成了我们形影不离的工作助手,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方便,简直就是我们的扶贫‘宝典’啊!”
三本扶贫“备忘录”
“6组桂真亮家的饮水管破损”“4组还缺少200米生产便道”“9组贺碧清想发展土鸡养殖”“明天开始新一轮‘两不愁三保障’遍访”……厚厚的三个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工作日记,这些都是刘列春两年来的扶贫“备忘录”。
“基层工作头绪多、事务杂,随时做好记录便于对照检查,可以减少很多工作中的疏漏。”驻村扶贫的日子里,无论在什么地点、做什么工作,刘列春的手提袋里永远都带着笔记本。群众的愿望和诉求,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工作会议精神,对工作成效的总结,对未来工作的思考与建议……刘列春都把它们写在笔记本上。每晚休息之前翻看近段时间的工作日记,已成为刘列春雷打不动的习惯。“主要是看看有没有漏掉的工作,同时也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梳理出来,提前做好安排。”
翻遍20余万字的扶贫日记,找不到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一桩桩看似琐碎的“小事”里,无不饱含着刘列春对扶贫工作的热忱、对困难群众的牵挂。
六趟“无偿跑腿”
“您别着急,这事我去给您办!”面对8组贫困群众李代明的困境,刘列春的回答很坚定。
2019年3月24日,李代明的老伴儿陈英珍老人意外摔成重伤,先在区人民医院救治,后转到万州三峡医院抢救。由于情况紧急,转院时没办理转院手续,影响到事后享受贫困人员医疗政策。
“我根本不晓得要怎么去办手续,老伴儿生活不能自理,我也脱不开身呀!”就在李代明一筹莫展的时候,开展入户走访的刘列春来到他家里,了解到情况后,刘列春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
“看似简单的事情,办起来还真费了不少功夫。”到扶贫办找到熟悉政策的同志询问解决问题的步骤、到人民医院了解情况、收集现有的治疗单据、找主治医生出具转院转诊表、完善审签和盖章、到卫健委咨询报销费用需要准备的材料……辗转四地,前后共跑了6趟,手续终于全部办完。按照扶贫政策,陈英珍老人90%的医疗费得到减免。
“想得再细一点,做得再实一点。”这是刘列春常常告诫自己的话语,更是他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工作准则,他用绣花一般的功夫,践行着一名驻村工作队员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