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0年05月0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要闻 为双城“经济圈”赋力 共绘“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蓝图 抓好重点履职  助力 “六稳”“六保” 加强组织建设  履行参政职能 简讯 张重新当选开州区政协主席 鹭舞枝头 “穷弟弟”送来红喜帖

版面翻页
要闻
01
共绘“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蓝图
□ 本报记者 邓永宏

“在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契机下,成渝地区文化和旅游可否实现整合?”市文旅委日前向市政协“统筹推进成渝地区优势产业整合研究”调研组通报相关情况时,不仅给出了铿锵有力的肯定答案,还提出了合力规划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构想。

强强联合 底气十足

据介绍,重庆市近年来围绕“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战略目标,着力打好“五张牌”,山城夜景、抗战名城、温泉之都、立体交通、火锅美食等均成为旅游“网红”项目,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成都市的“全国重要文创中心”“世界旅游名城”建设也呈现持续健康发展态势,古蜀文明、三国文化、熊猫观光、休闲天府、川菜佳肴等旅游品牌闻名遐迩。

与此同时,两地的发展环境还在持续优化。重庆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关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设立5亿元全域旅游和3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成都市也先后制定了《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精准支持三年行动计划》《成都市推进世界文创名城建设2019年工作计划》,以及文创IP孵化、影视产业、动漫游戏、民宿产业、旅游运动产业等方面的行动计划和政策意见。

“成渝地区文化和旅游整合既有现实基础和条件,又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市文旅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成渝两地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与北京、上海、西安、杭州等旅游城市还有较大差距,人均消费水平、平均停留天数尚需提升,旅游消费活力还有待进一步释放。同时,成渝两地文化产业仍存在区域同质化竞争、产业结构不完善、品牌特色不鲜明等现象。

共性融合 优势互补

对于下一步的发展,市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强化文化同根、历史同源、共性融合,又注重错位发展、突出差异、优势互补,合力规划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依托成都、重庆“文旅双核心”和知名景区景点,以文化内涵相近、产业形态相似为契合点,大力培育有巴蜀特色的十个优势产业集群,布局一批旅游演艺、传统工艺、特色节会、文创产品、旅游餐宿、交通集散、休闲娱乐、特产购物等重大项目,并顺沿双城“经济圈”内主要城镇带、高速、高铁、川江航道等串点成线,形成产业带。

“这十大产业集群从资源上讲,涵盖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内涉及文旅的重要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也涵盖了成渝两地知名的景点景区,资源类型丰富,品种齐全,体现了旅游景观全域优化。”市政协委员、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旅游系主任李庆认为,这些产业集群文化内涵相近、产业形态相似、特色鲜明,既有传统旅游业态,又有新兴文旅融合业态,从业态到产业链,从项目到产品,内容丰富。”

如何将“蓝图”变成现实?李庆建议,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旅游区进行打造,把全域作为旅游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使旅游成为常态化生活方式;从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等角度以产业集群的形式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旅游产业全域联动。同时,更加突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世界级的精品景点及线路在产业集群中的作用,如长江三峡、九寨沟、乐山大佛等。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