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强:将高校联盟合作落到实处
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西部科学城要真正要落地,一定要创新,包括理念、职能、运行管理模式等。两地合作基础深厚,关键是要创新方式方法。在历史上,两地曾同属一个省,高校布局上各有特色,鲜明的互补性是两地高校进一步合作的基础,比如,成都在电子通讯方面走在前面,而重庆在建筑学科方面实力更强。
5月12日成立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就是一个创新。联盟内的20所高校将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助于学生素质、教师能力和院校整体实力的提升。同时,高校自身也要进行创新。高校要顺应国家创新发展的定位和要求,从过去的偏重基础研究,转变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再到成果转移转化的一体化、全链条。
在共建西部科学城上,建议两地高校要加强沟通交流,完成院校、部门之间的具体接洽,真正将高校联盟的合作落到实处,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中心两地”战略目标实现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同时,建议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条件,一方面,提供场地、设备等硬件条件,另一方面,引进东部地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运营模式,配备高效的政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法律咨询服务,形成完整产业链,为科技创新营造浓厚氛围和全面支撑。
段旭如:联合攻关“卡脖子”核心技术
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
在成渝两地共建西部科学城之前,位于成都的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就与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材料的检测与分析方面开展了深入合作。两地高校合作,通过动车来往,一个多小时就到了,非常方便。
合作带来了双赢。一方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利用重庆大学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既节约了检测分析系统投入成本,又有效促进特殊材料研发;另一方面,重庆大学也可直接参与该院开展特殊材料前沿研发工作,促进了大学相关学科的发展与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直接参与科研攻关的机会。
此次西部科学城建设,可充分发挥成渝两地科技资源的优势,为两地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创造契机,通过科技资源与人才的共享等方式实现合作共赢,特别是两地可以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势互补,提升两地的综合科研实力。
提升两地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攻克“卡脖子”核心技术,可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动力保障,进而辐射带动整个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发展。建议加大科研投入,提供支撑平台和必要条件,支持成渝地区建设一批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科创基地;同时,设立联合研究基金,扶持重点项目的培育与建设,吸引更多更优秀的科技人才来西部创新创业,为西部发展凝智聚力。
孙朝晖:让企业告别“盲人摸象”
住川全国政协委员,鞍钢集团钒钛(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级专家,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办公室副主任
企业追逐利益,是生存的需要,但也限定了其考虑问题的角度,这就像“盲人摸象”,只能看到自己周边的一块,而看不到全部整体。建立协调机制,对于深入两地合作,避免无序竞争、低水平同质化发展至关重要。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不仅浪费社会资源,而且不利于企业创新创造、高质量发展。如何让企业告别“盲人摸象”?将两地签署的《科技资源共享合作协议》真正落地,实现核心技术的合作共享是关键。
核心技术要真正实现合作共享,必须保障企业的原始创新利益。科技产品的升级迭代速度快、周期短,可以通过顶层设计,按照制造一代、研发一代、探索一代的思路,实行企业的梯级布局和‘接力’发展,实现知识产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西部科学城建设不仅有现实条件,更有文化基础。川渝文化同根同源,联合共建必将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建议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办大事,让企业实现“接力游泳”;同时,建议企业实行特色发展,变竞争为合作,互为彼此发展提供“加速度”,提升整体竞争力,扩大在全国、全世界的影响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还应突破地理限制,将具有铁钒钛等矿产资源、清洁水电资源、完备的工业体系等优势的、本就为国家战略而生的攀枝花地区纳入其中,从而为经济圈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材料、能源保障和发展动力提供支撑。
(蒋露露/文 受访者供图)
刘文贤:加强跨区域科技信息资源协同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重庆市委副主委,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
科技创新的落脚点就是要促进成果转化,而建立有效的科技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是实现创新资源供给促进成果转化的根本保障。前阶段市政协开展了《成渝地区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研究》重点课题调研,调研中发现成渝双方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协同不够。长期以来,成渝两地存在许多信息壁垒,导致科技信息资源在两地流动性差,无法满足两地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对科技信息资源的需求。
要整合集成两地产业科技服务平台,解决两地科技服务平台布局散乱,优质科技服务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的问题,需要两地政府和科技管理部门加强协调沟通,从顶层设计加强制度研究,探索制度创新与政策融合,消除区域科技协同发展的政策壁垒和管理壁垒,统筹推进成渝地区科技服务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成渝两地要建立科技创新合作区,就应该加强跨区域科技信息资源协同,推动两地科研项目库、科技成果库、专家资源库、企业创新成果库、仪器设备及文献资源库等科技信息资源整合开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按照开放协作、共建共用的理念,构建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的双城地区综合性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实现两地科技信息资源有序开放共享,解决两地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复杂科技信息资源服务需求。
刘占芳:成立国家科学中心,解决0到1的问题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重庆市委副主委,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未来在于强大科技产业集群的形成,科技产业的发展依靠科学创造、依靠具有科学素养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依靠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制度环境。建议国家成立成渝国家科学中心,以期推动实现国家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布局。
首先,要将成渝国家科学中心纳入科技部、教育部、发改委、经信委、工信部等关于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培育体系。要创新管理制度来运行科学中心。国家管理主要体现在党的领导、财政金融支持和运行监管,核心的管理理念是服务,是全面提高促进科学发展的服务水平。在运行监管方面,重点监管中心的科学定位、章程执行、财政制度和执行、法律法规、人事制度执行等,不设立行政级别,最大程度减少行政惯性对科学中心运行的日常管理。
科学中心的工作核心始终以科学问题为导向,这些科学问题是围绕国际公认的重大科学问题来展开,应参照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等相关资料。成立科学中心咨询顾问委员会,建立咨询顾问委员会章程。竞争性建立若干科学问题研究团队以及独立研究,建立研究团队和独立研究章程。每个科学问题研究周期为10-15年,设立科学家制度,人员面向全球招聘。要制定科学成果、报告、数据制度,科学发布和传播制度,科普宣传制度,科学界与工业界交流制度。
丁时勇:以“三新”目标建设西部科学城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重庆市委副主委、重庆市民族宗教委主任
建设西部科学城,首先要确立战略目标,应该做到“三新”,即加快产业创新的新高地、扩大开放创新的新枢纽、协同改革创新的新样板,通过发挥国家战略大后方的比较优势,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最终助推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次,根据“科学之城、创新高地”发展定位,应着力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大尺度改革试验区、高水平开放先行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区(“一中心四区”),使西部科学城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载体。
围绕西部科学城的功能定位,应考虑按近期(5年内)、中期(15年内)、远期(30年内)确立实施计划。
在加强开放合作方面,打造“一带一路”重要创新枢纽,充分发挥成渝地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战略支点作用,支持成渝地区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共同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扩大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加大对引进高层次人才、高水平研发机构和先进科技成果的支持力度,吸引海外科研人员到成渝地区开展创新合作、学术交流等活动;强化对接区域发展战略,支持成渝地区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合作,推进高端人才资源合作共享,协同开展重大科技攻关。
(程颖/文 王加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