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让循环智能型工业挑起大梁
本报讯 “1-4月,全区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99亿元,同比增长34.8%;列入2020年循环智能型工业项目清单任务的38个工业项目中,新开工4个、竣工5个……”近日,万州区政协召开主席会议,听取万州区循环智能型工业发展情况通报。
2019年,万州区政协组建课题调研组,专题调研循环智能型工业发展情况,提出了促进万州区循环智能型工业发展的可行性建议,并提交了专题调研报告,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区级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吸纳报告中的意见建议,完善政策措施,促进调研成果转化,使循环智能型工业迅速在万州生根发芽。
“2019年,绿色照明、智能装备、食品医药、汽车、新材料五大重点产业产值占到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68.7%,挑起了循环智能型工业发展的‘大梁’,我区持续加快五大重点产业发展,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循环智能型工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听到来自相关部门的“捷报”,与会委员们不禁为之振奋,并围绕如何更好夯实循环智能型工业建言:
“要加快循环智能优势产业培育集聚,结合市级产业布局政策和区内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将新材料、智能装备、绿色照明、食品药品作为我区重点优势产业集群,全力打造西南地区LED绿色照明产业基地、全市铜材料加工基地、军民融合智能装备产业基地”;
“要加快绿色生产配套项目推进,强化废气、废水、固废等综合治理,积极发展低碳环保产业,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效果,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要重点支持建设新型研发机构,鼓励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深度合作,通过人才交流、高新项目合作等方式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和区域智能制造产业技术联盟”;
“目前,我区工业发展的定位比较准确,发展思路比较清晰。”万州区政协罗能平指出,为进一步推进循环智能型工业的发展,要提档升级,提升智能制造产业核心竞争力;优化结构,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持续创新,为经济列车装上动力“引擎”。区政协要持续关注循环智能型工业,为其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李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