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9年,全区21个乡镇77个村种植烤烟3.8万亩,产值1.26亿元,户均收入10.24万元。其中贫困农户203户种植1218亩,户均收入9万元,人均收入近2万元……”6月16日,武隆区政协召开主席会议,组织农业界、经济界部分委员视察石桥乡六棱村旺阳等地烤烟产业。会上,区农业农村委烟叶办负责人向委员们介绍着近年来当地烤烟产业成果。
烤烟是武隆区自1983年以来经过30多年培育的骨干产业,每年贡献的财政税收在6000万元左右。在烟草企业的带动效应辐射下,烤烟产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成本低、产业链长、对贫困山区税收贡献大,是山区农民巩固脱贫成果的“增容器”、是稳增收的“黄金叶”。
“近年来,公司立足实用技术、层级管理、规范经营三大突破,破解烟叶生产布局、收购销售、合作社带贫三大难题,取得烟叶质量、烟农效益、需方满意三大提升……”
“今年以来,我们乡按照合作社+农场+大户的模式种植烤烟2500亩,主要集中在六棱村一带,其中贫困农户23户;引进生物能源烘烤技术……”听取烟草公司与石桥乡负责人相关情况介绍后,一条条巩固产业发展、促进农户增收的建言在会场中汇聚:
“烤烟虽然是传统产业,但不能用传统的思维、方法、政策来抓,需要用新时代的思维调整思路,巩固提升烤烟种植地位、种植面积、种植效益”;
“政府要进一步固化烤烟产业每年的规模,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乡镇、烟农、烟企的积极性,加大服务力度;进一步用政策激发烟农的种烟热情,加大政策的促进力度”;
“烤烟已经到了发展的瓶颈期,要从提高认识入手,转换思想,把传统产业做大做强”……
武隆区政协主席潘晓成认为,烤烟产业是武隆30多年来历届政府培育起来的产业,为脱贫工作作出了贡献。特别是今年疫情之后,是贫困农户应对收入困难的有力支撑,是实现“六稳”“六保”的重要载体。烟办、烟企要筑牢风险防范防火墙,应对好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筑牢政策防火墙,制定激励乡镇、烟农种植积极性的政策;筑牢风险分摊防火墙,实现企业、政府、烟农三者利益共赢。 (刘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