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拆了之,还是顺势壮大?政协支招——
通讯员 王 婧
“万州智能家具产业园建设用地开始选址了!” 近日,一条好消息在万州区各家具企业负责人间流传。这个好消息,源于万州区政协对该区卢家坝片区家具企业拆迁安置的关注。
企业搬迁 牵动发展之艰
今年3月,万州区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其工作重心迅速转入企业的复工复产。而此时,位于该区卢家坝的不少家具企业正面临着搬迁难题。
“这一片有很多家具企业,按照城市建设的规划需要拆迁,大家都不知道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一些家具企业负责人苦恼道。
万州区家具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有着较长的生产经营历史。仅在面临拆迁安置的卢家坝片区,就有家具生产企业24家、销售企业10余家。
“本来在2012年入驻卢家坝的家具企业有70余家,因为形成不了规模化经营,部分家具企业就陆续外迁或关闭了。”家具经营户无奈地说。
面对这些家具企业,是仅仅一拆了之,还是顺势发展壮大?万州区委将这一课题交给区政协,希望为万州家具产业发展之路出谋划策。
随即,万州区政协迅速组织人员就此开展重点视察和专题调研。
视察调研 发现问题之源
万州要将家具产业做大做强,必须首先找准问题根源。
5月以来,区政协由主席罗能平、副主席徐素环带队,4次组织相关委室同志走访本地家具企业,开展专题调研。通过深入企业加工现场和家具销售市场实地调研,详细了解该区500余家家具企业的发展现状。
在家具产业发展专题协商会上,调研组邀请12位万州区家具行业协会的代表一起座谈,为家具行业发展“会诊把脉”。
“我区家具生产企业虽然整体规模较小,多数为家族式、小作坊式的传统加工型企业,但产品辐射范围广。如果政府能推动企业规模化发展,我们有信心做大做强。”万州区家具协会会长张正然介绍说。
“我区企业分布散乱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区生产企业大多数分布在6个街道及近郊镇乡,地理位置分散,使得企业靠单打独斗式的发展,没能形成规模化效应。”万州区家具协会副会长郭艳分析道。
通过调研,调研组发现万州区家具产业虽有传统基础较好、产品涵盖面广、多数生产企业拥有自主商标的优势,但终因存在总体规模小、分布较散、产品知名度不高等问题而阻碍了进一步发展壮大。
组建园区 开出解难之方
“我们要精准建言,发挥专门协商机构和参政议政作用,拿出一份让政府能用、好用、可以直接用的调研报告。”罗能平对调研组成员提出具体要求。
查找出了问题,如何“对症下药”?罗能平、徐素环又带领调研组成员,多次到近郊乡镇、街道实地踏勘,选择可用于家具企业整体拆迁安置及产业发展用地。5月底,徐素环又带队组织人员赴四川省成都崇州市、重庆市长寿区等地考察学习家具产业发展经验。
通过认真分析万州所处的三峡库区腹心优势、“铁公水空”立体交通优势、周边2000万人潜在消费市场,调研组建议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之机,建设“万州智能家具产业园”,发展壮大该区家具产业。
6月,一份《关于规划建设万州区家具产业园的建议》正式报送到万州区委,建议将“万州智能家具产业园”的功能定位为以生产制造为主,兼具研发设计、展示展销、仓储物流等多功能的家具园区。调研组还在《建议》中对园区选址地点和建设思路同时给出参考,从创新增“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招商增“量”、扩大产业规模总量;创优增“值”、推动质量品牌建设三个方面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