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在当时重庆巴县马王场(现属大渡口区)有一所远近闻名的“抗战小学”——马王小学。这所小学的校长是雷晓晖。
雷晓晖,又名雷兴政、雷志烈,1905年1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城关镇一个小商家庭。17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转为中共党员。1926年被杨闇公派任为四川省党部妇女部部长,发起成立了重庆各界妇女联合会,开展妇女运动。同年,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召开,她又被推选为大会代表。1927年,与聂荣臻等一起出席了在武汉举行的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大革命失败后,她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各项活动,先后在重庆、荣昌、潼南、广安等地从事地下工作。1936年,雷晓晖奉命来到巴县马王场,任马王小学校长,1939年11月被迫离开。新中国成立后,她长期从事教育工作,1985年离职休养,2005年1月病故,享年100岁。
从1936年春至1939年秋,雷晓晖在巴县马王场将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小学办成了赫赫有名的学校,留下不少感人的故事。
扩建学校吸引学生
马王小学设在距离马王场约3里的马王庙里。雷晓晖来之前,学校又破又小,只有4间教室,办学条件十分简陋。1936年春,参加“广汉暴动”失败后,雷晓晖接受党组织安排来到这里。为了改变学校面貌,她首先筹集资金,在大殿前的一块田坝里建了4间教室;然后用木板将大殿隔起来,中间部分做礼堂,两边各隔两小间当作教师宿舍;大殿后的两间房也重新派上了用场,左边是教室、右边是食堂;后殿也改建成教室。她还利用空地修建简易平房两间,分别为厨房和炊事员宿舍,同时将简易平房旁边的空地平整为操场,其余空地和庙产地,开垦出来植树种菜。经过不断维修扩建,昔日破烂不堪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前来上学。
在短短3年多时间里,学校从开办之初的4个班80余名学生发展到8个班400余名学生。很多因躲避日机空袭从重庆城内到乡下居住的学生也慕名转学来校上课。
倡导学生当“先生”
马王小学奉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晓庄办学”精神,要求全校学生除自己认真学习当好学生外,还要当好小先生。学生每日放学回家后,要尽量利用时间,教父母、农民和一些无钱上学的儿童识字。所需的书、笔、纸张,概由各班的点滴捐款、卖菜和小卖部盈余的钱购买相送。在来去学校的途中,学生们见到农田里有杂草、虫害,也都会主动清除,绝不践踏和损害庄稼,深受农民好评。
他们采取手脑并用的方式,把学校周边的一大片荒地开垦成菜地,分给每班一块,由班主任老师带领学生种蔬菜。收获后,卖菜所得的钱,由各班自行保管,可集体购买图书和作其他必要开支。
朝会时,老师轮流讲述国内外形势和抗日救国的意义,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常常因学生爱国热情高,发言人多而延长朝会时间。这一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思想认识和演讲能力,增强了大家抗战必胜的信心。
在学校浓郁的政治氛围中,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课余活动也争先参与,先后开展了“打法西斯强盗”“驱逐倭寇”等游戏,寓抗战教育于娱乐之中,整个学校充满了生机勃勃的革命朝气。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对此都很满意。雷校长辛勤培育的这批小学生,除个别因经济困难无力升学外,其余均以优异成绩考进中学,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组织抗日救国活动
在校期间,雷晓晖始终将宣传抗日融入各项工作之中,组织师生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抗日救国宣传。
他们在学校的高墙上,鲜明地书写着中共中央提出的抗日救国纲领,随时提醒师生不忘国耻,抗战到底。在学校大门的右边设立一个“救亡室”,陈列了许多进步书刊和各种报纸,除供学生教师阅读外,还供附近的群众阅览。
学校还组织歌咏队、戏剧队和宣传演讲队,每逢节假日和赶场天,就开展抗日宣传,教唱抗战歌曲,大大提高了群众的觉悟和爱国热情。
学校还开设了一个小卖部,出售进步书刊,如《生活》《永生》《群众》《大众》《新华日报》等。
学校为每位学生统一购置了一顶草帽,由班主任写上姓名、编号,同时也将每班自行选定的班级口号,如“抗战到底”“抗战救国”“抗战必胜”“团结抗日”等写上,既增强学生抗日救国的意识,也易于识别学生的班级。学校要求无论天晴下雨,学生都必须戴着草帽,以作标志。
每个班还设置了一本“抗战点滴捐”名册,动员学生自愿捐出糖果钱。学校还带领学生参与为前方战士募寒衣、写慰问信等抗日活动,将小卖部的盈利、学生点滴捐及教职员工捐献的现金、菜地卖菜的钱筹集起来,为前方将士制作了40多件棉衣,连同400多封慰问信,一起汇送抗敌后援会转去前线。
雷晓晖在马王小学的办学方针、教学方法和师生们的表现,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注意。1939年11月初起,先是支持关心学校的人士提醒她,然后是受特务指使的人直接来校威胁……在白色恐怖之下,雷晓晖被迫离开为之奋斗三年多的马王小学。此后,雷晓晖相继在崇庆县元通场女子小学、广安永兴乡小学、广安县立中学、广安女中等处教书育人,坚持不懈地开展革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