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文化场馆将迎来新面貌
本报讯 “我们正在争取在九龙半岛的建设中,将原重庆发电厂俱乐部改造成九龙剧院或音乐厅,作为文化馆的分馆”“巴人博物馆不仅将进行提升改造,还将打造成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分馆”……
近日,在九龙坡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颜朝华督办的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51号重点提案《关于高度重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馆舍提档升级、规范达标建议》现场,区文化旅游委负责人对提案提出的建议进行回应。
近年来,九龙坡区已建成区文化馆、区图书馆、重庆巴人博物馆等区级公共文化设施7个,但由于建设时间早,存在面积不达标、场地混用、馆舍设备陈旧老化等问题,已不能适应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亟待改造提升。
基于此,区政协文化文史学习委在提案中提出了分设区文、图两馆,对图书馆进行重新选址,并对文化馆进行升级改造,同时抓好巴人博物馆提档升级,提升展陈内容和场地,加快数字化建设等可行性较强的建议。该提案被确定为区政协重点提案。
“目前,区财政已安排资金441万元,用于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提档升级,区图书馆多功能厅改造将于9月底前验收完工。区文化馆国家一级馆复评全面启动,将于11月份迎接市级评估组验收。”针对近期“三馆”建设推进情况,区文化旅游委负责人补充,“我们已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紧密联系、积极沟通,力争博物馆落户九龙半岛,带动巴人博物馆发展。同时,争取在九龙半岛新建大剧院或音乐厅,作为区文化馆的分馆进行管理。”
在讨论建议阶段,各有关部门负责人、政协委员以问题为导向,展开了充分讨论,督办会现场气氛热烈。
“图书馆应当按照‘总馆+分馆+服务点’的模式进行建设,将已建成的6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纳入其中,并充分发挥基层阅览室、农家书屋作用,推动区域内总分馆之间实现有效联通。”区政协文化文史学习委主任肖丹建议。
“巴人博物馆对外开放运营已10年,其间从未进行升级改造,展陈过时,并且由于藏品严重不足,设施设备老化,已经无法达到开馆条件。”区文管所负责人表示。
“针对博物馆藏品不足的问题,应当立即开展文物征集工作,解决文物不足的情况,以巴人、巴国、巴文化为主题升级基本陈列布展。”“博物馆与图书馆要选择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地段建设,也可创新建设及运营模式,引入民间资本、社会力量参与合作。”大家纷纷提出建议。
颜朝华指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是重要的文化基础设施,不仅关系到城市的精神塑造和品质提升,也关系到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要将“三馆”建设发展作为重点民生工作,各部门协力配合,向群众交出满意答卷。区级各有关部门要借助区政协平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全区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冯 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