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家底 共绘蓝图
王炯率队调研大数据智能化和轨道交通
本报讯 (记者 邓永宏) 围绕更好为科学编制我市“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凝聚共识,9月22日,市政协主席王炯率队调研我市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和规划情况、轨道交通建设和规划情况。
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段成刚,市政协副主席宋爱荣、周克勤参加调研。
轨道交通建设和规划情况如何?在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调研组一行了解到,今年底,朝天门、重庆西站将通地铁,届时全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将达到370公里。到2022年,运营里程将达521公里,实现运营及在建规模“850+”的目标,实现轨道站点与城市功能相支撑、轨道线路与城市形态相契合,全面引领城市空间格局。到2035年,主城都市区将全面建成“一张网、多模式、全覆盖”的轨道交通体系,高速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三铁”融合发展,通过城轨快线实现主城都市区1小时通勤,打造轨道上的现代化都市区。随后,大家走进调度室,在不断闪动变化的图标上,详细了解当前轨道交通的运营情况。
调研组一行非常关心我市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主要业务方向包括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推广、5G+工业互联网融合测试床建设……构建工业互联网领域总体、技术、标准、实验、研发、知识产权等公共创新平台。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基于自身优势,先后进入了智慧交通、能源环保等领域,致力于为政府、企业提供优质的产品、技术与支撑服务。委员们在调研中感叹说,这些企业对重庆的发展将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走进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调研组一行了解到,“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一网调度、一网治理”是这里的最终目标。到2025年,全市大数据“聚通用”发展水平大幅跃升,基本实现“智慧生活全民共享、城市治理全网覆盖、政务服务全渝通办、重庆宜居全域美丽、数字经济全面融合、信息设施全城连接”目标,力争成为全国知名、具有鲜明特色和创新引领性的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示范城市,步入全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第一方阵前列。
委员们非常珍惜此次调研机会,纷纷表示,市政协将于近日召开五届十五次常委会会议,就科学编制我市“十四五”规划进行重点协商。此次重点协商调研活动就是让委员们深入了解情况,既感受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变化新成就,也为在协商会上进行高质量发言深入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