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五沙龙·川渝民建企业家走进巴南”活动侧记
“做大成都、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发挥‘极核’带动作用”“增强毗邻地区发展主动性,融入两大中心城市产业体系”……11月13日,一场约300人的盛会——“星五沙龙·川渝民建企业家走进巴南”在巴南区举行。
川渝民建企业家济济一堂,进行观点碰撞、思想交流、共谋发展,为下好一盘棋、唱响“双城记”动脑献计。
唱好“双城记” 民营企业大有可为
“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民营企业是先导力量、骨干力量,特别是在市场化领域、竞争性产业、创新性行业,以及就业保障、民生福祉、社会稳定等方面,民营经济具有比较优势。”四川省政协常委、民建会员、四川三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士权说道。
让郝士权满怀信心的,还有一组数据:2018年,成渝地区民营经济增加值为33203.1亿元,占成渝地区GDP总量的54.4%,税收贡献为5132.5亿元,占成渝地区税收总量的60.8%,就业人员为1874.6万人,占成渝地区城镇就业人员总数的68.2%……“民营经济已成为成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同样积极响应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还有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迅速携手医疗机构整合优势资源,服务双城发展,目前已有成渝经济圈的用户医院200余家。”重庆市政协常委、民建会员、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金山表示,未来将积极促进成渝两地企业、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在技术研发、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带动产业发展,把成渝两地的纽带越系越牢。
民建会员、成都美创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政也希望与成渝两地有志于医疗器械的企业一起合作,开发更多具有市场前景的高技术产品,真正起到龙头企业在行业中的带头作用。
建好“经济圈” 须从竞争走向竞合
“近二十年成渝经济合作呈现出联系与合作弱化,产业同构与同质化加剧的问题……”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政协委员、西南财经大学教授陈健生认为,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两地相互追赶相互竞争,现在中央提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要求,如何实现从竞争走向竞合?陈健生建议做大成都、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发挥“极核”带动作用。同时,增强毗邻地区发展主动性,融入两大中心城市产业体系;加大成都、重庆中心城市科技经济联系,实现产业整合、功能互补性合作。
对此,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政协委员、西南大学教授黄俊深表赞同。经过深入调研,黄俊也提出思考建议:“加强经济圈内核心城市和次级节点城市的经济空间关系,通过重点加强这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联系及产业经济联系,有效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加快资本和劳动力在经济圈内的流动和增强。要充分认识成都和重庆主城的核心城市地位,继续充分利用核心城市、次级节点城市的溢出效应,整合资源、资本,从双核驱动转向多核驱动,带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经济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