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履职添“军师” 参政赋新能
通讯员 王 艳
“智库成员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接过鲜红的聘书,更是接下了使命……”
“我将讲政治、自觉履职,敢担当、主动履职,勤学习、高效履职,善合作、协同履职,为巴南经济发展聚智出力……”
近日,36名刚被巴南区政协聘任的智库专家畅所欲言,纷纷立下“军令状”。
巴南区是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幅员面积最大的区。目前,巴南区正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打造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南部新城、重庆国际生物城、重庆高职城、惠民智慧总部新城、大江科创城等“一区五城”和商贸物流、生物医药、“数智”产业、生态创新“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如何助推“一区五城”和“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巴南区政协将“主意”打到了专家学者身上。
“助力全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需要借智借脑借力。”在巴南区政协主席刘永全看来,打造具有政协特色的“思想库”,当好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智囊团”,需要凝聚更多的“军师”,汇聚四方智慧和八面力量服务和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发展必然,更成为区政协履职的题中之义和工作革新之举。
早在今年4月,该区政协主席会议便审议通过成立巴南区政协智库,广纳行业精英,建强阵地,招贤领域翘楚,汇聚专家,为巴南发展更好凝心聚魂、聚智聚力。
“5名专家信息采集推荐表,区科协已发传真”;
“各专委会推荐的28名专家信息表已交办公室”;
“重庆工程学院推荐的33名专家采集电子表,已发至邮箱”;
巴南区政协办公室电话铃不断响起,政务邮件接连不断,推荐表重纸累札……在紧密结合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智库建设工作紧锣密鼓地推进。
历时半年,该区政协一边广泛动员区内各智库单位、区政协办公室、各专委会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推荐,一边采取问、看、查、听、谈等方式,尽可能吸纳党政部门研究机构、区政协理论研究会、区委党校、辖区部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人才。
经严格审核、层层把关,121名推荐人选报送至区政协主席会议。经巴南区政协党组会、主席会研究审议,最终聘任了刘秀荣、贺天强、熊磊等36名专家为该区政协第十四届委员会首批智库成员。
目前,巴南区政协智库分成经济工作、农业农村工作、生态环境工作、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文化工作、社会法制工作6个小组。专家们将通过个别咨询、讲座、邀请参加协商、通报、调研、视察等重要活动,以及探索建立重大课题招投标机制和智库成果购买服务机制等方式进行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