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0年12月22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统战政协 “渝事好商量” 商出幸福感 问需于民   改旧如旧 涪陵:为老百姓用药安全“排雷” 大渡口:提案“三看”畅通“生命通道” 区县快递 图片新闻 以科技为笔书写“玉米传奇”

版面翻页
统战政协
02
以科技为笔书写“玉米传奇”

——记“全国先进工作者”、万州区政协委员霍仕平

□ 作者 谭波

“脚下沾满泥,心中才有底。”11月25日,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万州区政协委员霍仕平从“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载誉归来。他是万州区此次唯一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殊荣的人。

作为一名“国字号”的农业专家,38年来,霍仕平像一头老黄牛默默耕耘,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挥洒在玉米遗传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一线。

扎根田野 与玉米为伴

38年前,霍仕平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原万县地区农科所(现三峡农科院)工作,与土地、与玉米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当玉米抽雄授粉的季节,无论是烈日炎炎时的挥汗如雨,还是大雨滂沱时的双腿泥泞,在田间地头,总能看见霍仕平忙碌的身影。为了科研事业,霍仕平和他的科研团队常年坚守在梁平境内海拔760米的一个农家小院,住着土坯房,守着庄稼地,与玉米为伴过日子。挖田地、挑大粪、走山路、睡稻草堆,顶着蚊虫叮咬在试验地里守候无数个夜晚,为获取试验数据,下午三四点钟吃午饭,晚上加班到深夜两三点钟是家常便饭……

“他像爱他的孩子一样爱玉米。”在同事的眼中,平时生活简朴的霍仕平总是有“五件宝”不离身:一顶草帽、一双胶鞋、一个挎包、一个水壶、一套工作服。每次到地里,他就进入了“忘我”状态,一株一株地认真观察、细心比较、详细记录,常常一站就是一整天,到了晚上;他顾不上疲惫,加班加点对白天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太忙了,根本顾不上家。”霍仕平说,他一直对妻子心怀歉疚,有几件事至今让人难忘:1987年,新婚不久的妻子手臂摔成粉碎性骨折,他不能在家照料;1990年4月,儿子出生才3天,可玉米试验播种在即,霍仕平只好将母子二人留在医院,一走就是半个月。

“习近平总书记讲,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我这辈子的目标,就是要让中国人的粮仓玉米飘香。”斯文儒雅的霍仕平,平时话语不多,但说到玉米,眼中定会闪耀出灿烂的光芒。

辛勤耕耘 书写“玉米传奇”

38年来,霍仕平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省市级下达的重大重点科技项目30余项,正在主持实施的国家科技部、农业部、重庆市重大重点科技项目5项。主持和参与选育出30余个优良玉米自交系通过审定或市级鉴定,2个玉米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56个玉米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这些品种在重庆及西南地区累计推广1.5亿多亩,产生经济社会效益50多亿元。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霍仕平率领科研团队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及其应用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在10余种国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19篇,在SCI收录刊物上参与发表论文3篇,对指导玉米遗传育种与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个人也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重庆市先进工作者、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重庆市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等殊荣。

科技助农 交好履职答卷

“走进田间发现问题,坐在地头思考解决办法,回到机关,我也渴望能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发展建言发声,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效益。”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霍仕平十分珍惜政协这个履职平台,始终坚持立足本职岗位、发挥自身优势履职尽责,助力科技兴农。

“结合我区实际,可以在中高山区集中连片发展鲜食玉米(面积80—100万亩)、鲜食豆类、鲜食坚果类农产品,集中养殖草食牲畜。”为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霍仕平从调整种植业结构、强化产地初加工、改革现有生产经营模式、大力推广“畜—沼—粮”循环模式等方面,用专业知识为万州的乡村振兴出谋划策。先后通过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提交“健全万州农业产业化链条”“开展转基因科学知识普及”“大力发展粮菜兼用型玉米产业”等……一条条专业性和针对性都很强的建议,得到了市级、区级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采纳落实。

“田间地头是我的战场,选育新品优品是我的职责,将科研成果‘种’进地里是我的使命”。面对“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霍仕平直言,“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玉米科技工作者,生命不息研究不止,争取多出新成果,多为社会做贡献!”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