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嫦娥”探月的背后,是一项项技术难点的集智突破、一项项创新成果的破壳而生。这些科技成果架起了通往月球的天梯,让中国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探月之路。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探月神器成功的背后,有着很多“重庆贡献”。
多款“重庆造”用于“国之重器”
据悉,此次发射的“嫦娥五号”重量约8.2吨,是此前发射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重量的2倍还多。因此要由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长征五号”火箭来发射,将其送到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40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此次发射任务是“长五”火箭立项研制后较早明确的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历经10年,“大火箭”终于与“嫦娥”携手奔月。
“由西南铝制作的直径5米、3米等多个型号整体铝合金锻环和多个规格高合金化板材,被用于‘长五’火箭过渡环、转接框、贮箱等关键部位,占箭体结构所需铝材80%以上。”西南铝负责人介绍,在“嫦五”探测器上,西南铝提供了棒材、蒙皮板、自由锻件、超大规格板、锻环等高精尖铝材,用于探测器着陆系统、望远系统、转移机构和太阳能板等关键部位。
“嫦五”上的22XX、2AXX等板材均出自西南铝。西南铝采取定工艺、定设备、定人员的“三定”原则进行跟产,有效攻克了不平度、同板差和高表面要求等重大技术难题,满足了国家重大工程急需。
西南铝为“长五”和“嫦五”提供的高精度、高表面、高性能的铝合金材料,有效解决了熔铸、热加工、热处理等一系列科研难题。其比强度、比刚度、耐低温等方面的综合性能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满足了航天工程建设的苛刻要求。
另外,由重庆钢铁研究所研发制造的高温合金系列钢材、特种高性能不锈钢、特冶不锈钢等多类配套产品,分别用于“长征五号”发动机、壳体和结构件、阀门等关键部位。这些具备耐高温、耐腐蚀、抗氧化等性能的自主研发产品均满足了国家航天工程配套需求。
“嫦娥五号”奔月的背后,彰显了重庆制造的实力。其实,这并不是“重庆造”第一次惊艳世人。今年6月,重庆首台国产化计算机成功下线,核心元件全部实现国产化生产;今年10月,首批“重庆造”推力轴承外循环冷却器成功通过验收,为世界首台百万千瓦水电组提供配套;据统计,每年有65万吨“重庆造”玻璃纤维从长寿销往全球……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深入推进,“重庆造”正在涌向全国、全世界,重庆制造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从“制造”向“智造”迈进
12月9日,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中文版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重庆再次入选全球城市创新集群100强,排名第77位。在《自然》杂志全球科研指数排名中,重庆从2018年第98位升至2020年第79位,上升19位。这些“高光时刻”,无不体现着重庆的创新优势,也成为山城快速崛起的第一驱动力。
创新的土壤不是一日培育而成,它离不开经年累月的深耕细作。近年来,重庆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战略机遇,深入落实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全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突出转化智能制造,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我市“智造重镇”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市经济信息局有关负责人在市政协五届三十七次主席会议上通报,我市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础,聚焦“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在“强链—补链—建链”上下功夫,以应用促产业、以产业带应用的态势初步形成。今年上半年,全市智能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1%。
“我市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规模工业研发强度达1.6%,继续保持西部第一。”市经济信息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引进了中电科联合微电子中心、英特尔EPGA中国工程中心、中国汽车电子应用开发中心等创新平台。智能产业领域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1家、独立法人新型研发机构30家,研发机构数量占全市比重达45%以上,创新生态逐步完善。
同时,成功研发出全球最小艰巨显示屏(Micro—LED),引领新一代显示技术发展方向。高速硅基光电子芯片及模块填补国内空白。人脸识别等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天玥”牌全国产业化计算机下线,全市国产化计算机实现“零”的突破。国家首个5G自动驾驶服务平台建成投用,关键技术不断突破。
累积推动实施2265个智能改造项目,成功举办三届智博会,培育科技型企业超过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100家,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和区域创新能力排名西部第一名……如今,这座城市创新氛围浓厚,创新势头良好。
建言助推科技创新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今年,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作出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决策部署,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事关重庆全局、事关长远发展,是服务国家创新需要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内在要求,更是补齐重庆创新短板的迫切需要。
“重庆要从‘制造重镇’迈向‘智造重镇’,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科学城形态为主的创新平台建设为重要抓手。”在市政协委员、市经济信息中心主任易小光看来,目前我市尽管有两江新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等发展平台,但这些平台发展思路大多是以前工业园区的延续,由于科研资源分布较散、无国家大科学装置等因素制约,难以对高端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形成强大集聚力。
“因此高标准建设一个具有强大创新要素集聚能力、引领重庆创新能力提升的载体,对于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真正实现重庆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易小光表示,西部(重庆)科学城作为全市‘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不应当是过去工业园区和开发区的复制,应是创新策源地。
他还建议,对标国内外科技创新中心,从基础构建、创新生态、重大科技设施布局等方面着力,强化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努力构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新兴产业创新中心;构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完善成果转化平台,建立以项目法人化模式运作的产业创新中心,培育集聚一批顶级创新主体,突出研究型大学布局,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研发机构;争取国家重大创新资源布局,构建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一批顶尖实验室;构建全链条式科技创新创业管理服务体系,引进、培育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完善西部(重庆)科学城创新政策体系,全力营造重庆科技特区软环境,打造面向全球、面向全国的开放性、国际性科技特区。
“科学城建设,就是人才队伍建设。”市政协委员、璧山区政协副主席雍湘认为,只有人才集聚了,才能发挥科学城的核心价值。她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范围内共有高校15所,拥有在校大学生20万人,其中研究生约2万人,占比10%,博士生约6000人,占比3%,每年毕业大学生中5000-8000人,在科学城范围内就业占比不到5%,极大限制了科学城人才聚集效应。
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为此,雍湘建议,从实际层面,出台人才激励政策,为全市各区县引进人才提供政策性指导;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提升创业孵化器服务能力,孵化更多创业项目;建立人才孵化凭条,以大学生创业辅导产业落地、通过产业帮助解决本科学生就业难问题。
在“十四五”时期推动我市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市政协委员、重庆工商大学信息化办公室运行部主任林丹思考的重点。他建议,充分发挥各级财政专项资金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和激励作用,对研发经费投入达到一定强度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对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产生的显性创新成果特别是基础研究成果实施奖励,并将其作为税收优惠或提供财政补贴的重要依据。
“引进和培育高层次技术创新领军人才,鼓励企业与学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创新企业家群体。”林丹表示,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完善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服务机构,助力企业引入高层次技术创新领军人才、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同时,完善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提供科技成果转化的专项资金支持,建议专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咨询服务平台专门受理与解答各类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