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1年01月14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副刊 幸福高铁 登高逐梦  岁月含香 冬日荷香 乡路 孺子牛颂 三峡恋歌(组章)

版面翻页
副刊
03
幸福高铁
□ 作者 杨力

2021年元旦,我和父母坐上成渝高铁,一小时后,便从成都回到了故乡重庆。

和故乡亲人团聚,激动又兴奋。大家从天南地北赶回,聚在一起谈论最多的是各自引以为傲的事情。堂弟在成都参与东安湖体育公园建设,作为202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闭幕式主办场地,东安湖体育公园已经是成都令人瞩目的新地标。侄子大学毕业分到成都铁路港工作,从那儿开出的每一趟中欧班列,都承载着他的汗水……而我最深的感受,则要从成渝铁路说起。

儿时的记忆里,父母一直都很奔波。他们是铁路干线职工,四川的铁路铺到哪儿,他们的身影就战斗在哪儿。

1952年,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建成通车,为此,毛泽东题词:“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成渝铁路西起成都、东至重庆,是连接川西川东的经济交通大动脉。据说,先后有上万军民参与了铁路的修建。因铁路需要100多万根枕木,四川便掀起了献枕木运动。一些青年献出做新床的木料,有人还献出了珍藏多年的樟木、楠木。

父母很骄傲成为这条铁路的亲历者和建设者。他们一个从部队转业,一个从学校分配,修建铁路让他们相识相知,也让他们相守相爱。铁路修通后,父母就随单位留在了成都。小时候,父母经常把我带到铺好的铁轨边玩耍,笔直的铁路延伸出我的视线,在幼小的心灵中,我懵懂地认为,铁路尽头就是老家重庆,坐火车需要十多个小时。

成都与重庆,蜀水与巴山,亲密的两兄弟,见上一面却十分不易。

印象中每逢年节,我们就会有一趟亲情之旅。从成都到重庆,几百公里,先在内江长时间停留甚至中途转车,改换另一辆绿皮火车回老家。老旧的列车始终喘着粗气,像一头老牛,驮着旅人在山岭间穿行,喷出的煤炭灰经常把伸出车窗外贪玩的孩子呛得灰头土脸咳嗽不止,桌上的毛巾、冷馒头,还有瓷盅里的水全都浮上一层细灰。跑累了的火车无数次在小站停靠,歇上一歇,等攒够了劲儿再慢慢上路。

时光转眼到了1995年。那年国庆,我们举家回重庆探亲,走的是刚刚通车的成渝高速。绿皮火车曾经一天一夜的距离,我们四个小时就“缝合”了。父母笑得合不拢嘴,他们说像做梦。

时代的发展总是超乎我们的想象。2015年底,“十一五”国家重点铁路建设项目成渝高铁开通,更紧密地把西部两个中心城市和沿线经济建设发展重镇联系到了一起,对建设“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提升成渝经济区合作走廊的意义和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普通百姓来讲,成渝高速的四小时变成了成渝高铁的两小时,重庆的亲友来成都探亲,早上出发,中午已坐在一起吃饭聊天。那热乎劲儿,那满足感,从大家舒展的眉头便可知晓。

如今,成渝高铁提速,实现一小时直达。我的许多亲友乘着越来越便利的交通工具,往返于成渝两地上学、上班、访亲会友……前面提到的我的堂弟,他在一家大型建筑公司工作。当年他刚结婚,公司派他到成都工作,他死活不愿意,原因只有一个:回一趟重庆不容易。后来他慢慢习惯了成都的环境,找的媳妇也是川妹子,情定了,心却一直不定,因为父母和很多亲人还在重庆。现在,成渝高铁通了、提速了,看望父母、走访亲人变得十分容易,天天扑在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搞建设的堂弟干起活儿来特别有劲。

成渝双城的便捷,给许多年轻人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我在重庆的一个侄子,就放弃了出国的机会来到天府国际机场上班,除了看好国家的发展,热爱脚下这一片热土,更重要的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往返成都与重庆,就像从一个家到另一个家串门一样方便。

新年新气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在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板块。一辆辆飞驰的“子弹头”,把曾经“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变成了坦途。从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到现在一小时的高铁,拉近的不仅仅是距离,更是一颗颗民心,是如我父母一样的老百姓舒展的眉头和千万张幸福惬意的笑脸。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