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旅游委交出高质量答卷
2020年国庆8天长假,全市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108.6万人次,同比恢复86.3%;过夜住宿人数189.91万人,同比恢复82.2%;纳入统计的20个红色旅游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51.7万人次。2021年元旦前夕,来自携程、去哪儿网等平台的大数据监测显示,重庆的酒店预订量位居全国前十……
这一串串数字,展现了2020年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在开拓奋进中破难攻坚、加快发展的坚实步履,展现了全市文化和旅游行业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呈现复苏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更展示出“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新魅力。
疫情防控 化危为机开新局
2020年新春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中华大地,包括文化和旅游在内的众多行业遭受严重冲击。
为坚决落实中央、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市文化旅游委迅即启动预案并暂停群众性文旅活动,取消营业性演出2264场,关闭公共文化服务场所12264家,暂停经营文化和旅游企业11109家;协调并保障6988名境外重庆籍游客安全返渝;组织市文化旅游委所属艺术单位创作推出抗疫主题文艺作品1200余件;组织21支交叉检查队伍,以景区景点、文博院馆为重点开展交叉检查和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全市未发生一起因文旅场所人员聚集造成的疫情传播,全系统未出现一例疑似或确诊病例,全行业未发生一件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圆满完成了“全覆盖、零目标、零事故”的目标任务。
在全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市文化旅游委又积极推动出台恢复提振文旅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帮助文旅企业享受优惠政策,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加快促进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重振。为89家文旅企业落实贷款贴息;遴选受疫情影响严重并有融资需求的140家规上文旅企业,向金融机构推荐并解决融资难题;积极对接知名互联网平台,大力实施“重庆文旅数字赋能帮扶行动”,免费为全市500多家文旅企业配备“云商城”“云客服”“云直播”“云发布”工具,激活企业网络营销新动能……
川渝牵手 唱好文旅“双城记”
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唱好文旅“双城记”?
2020年,市文化旅游委紧扣双城经济圈建设,坚持“协同化发展、一盘棋推进”,先后召开2次巴蜀文化和旅游走廊建设专项工作联席会议,启动巴蜀文化和旅游走廊建设规划编制,并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签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成渝地区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协同发展合作协议》,与四川省文物局签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15项合作,建立文物保护利用11项协作,强化文旅公共服务13项联动,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建立旅游市场监管6项协作机制,与四川省广播电视局签定战略合作协议。
此外,通过共推合作新平台,开展川渝艺术交流合作,联合承办了第六届中国诗歌节等系列活动。联合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自由行”,川渝200家景区分别面向重庆、四川籍游客推出120万张免费门票及优惠政策。开展了“成渝双城记·非遗云聚会”等线上线下活动。与四川省文物局共同主办了“中国石窟(南方)保护学术研讨会”“巴蜀地区石窟与摩崖造像艺术展”,委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撰《忠县中坝遗址》考古报告,组织川渝专家召开大足石刻保护、合川钓鱼城、奉节白帝城等考古发掘学术研讨会。主办了“巴山蜀水”文创精品展,川渝20余家知名文博机构参展,展出600余件展品,线上点击1000余万人次。
激活动能 撑起文旅“新天地”
立足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创造高品质生活, 2020年,市文化旅游委在着力提升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动能方面也成效显著。
在文旅公共服务建设方面,完成了《重庆市重大文化设施专项规划》,全市新建区县图书馆分馆44个、文化馆分馆48个、24小时图书馆8个;“重庆群众文化云”免费提供500门优质网络艺术课程,上线数字资源40.6万个,用户达88.5万个,累计访问量4600余万次;区县完成A级景区“旅游厕所”清理统计和百度地图定位。
在文艺创作生产方面,交响乐《重庆组曲》在施光南大剧院首演;川剧《江姐》、京剧《秦良玉》入选2020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向前进——重庆美术馆藏李少言《一二〇师在华北》木刻组画展”入选2020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目录;电视剧《共产党人刘少奇》《绝境铸剑》获第32届“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大奖……
此外,群众文化活动也蓬勃开展。除举办2020重庆市广场舞展演、第九届乡村文艺会演、第七届戏剧曲艺大赛,还举办“舞动山城”国际街舞大赛、第二届中国街舞盛典及“阅读之星”市民诵读大赛等。
与此同时,重庆国际马戏城二期、开埠文化遗址公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彭水阿依河景区、黔江濯水景区通过国家5A级景区评定,涪陵武陵山大裂谷、奉节白帝城—瞿塘峡景区完成国家5A景区创建,全市文旅资源开发不断优化,宣传营销创新拓展。通过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也不断推进。
加强保护 文化遗产活起来
2020年12月25日,位于南岸区南滨路安达森洋行旧址的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初步对市民开放。当天下午,故宫博物院专家冯贺军以《故宫文物南迁之路》为主题举行讲座,与大家分享了故宫文物南迁背后的故事。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基本建成开放,得益于市文化旅游委不断聚力博物馆建设的提质增效。据悉,目前全市博物馆达105家。疫情期间,还创新推出了数字展览及互动活动400余个、在线点击达450余万次,百度直播《人类历史上第一座水下博物馆》观看量达537万余人次,三峡博物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等7个博物馆虚拟展作为国家文物局网上展览资源向全国推介。
此外,市文化旅游委还持续稳妥推进全市重点文物保护工程。2020年实施石窟寺及石刻、大遗址等重点文物保护项目263个,完成大足石刻宝顶山大佛湾数字化、合川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修缮保护、潼南千佛崖抢险加固等重点工程,加快钓鱼城遗址、白鹤梁题刻申遗,实施合川钓鱼城范家堰衙署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等等。在此过程中,考古发掘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全年完成考古项目90项,考古发掘约2.5万平方米。忠县皇华岛发现川渝地区结构最完整、保存最完好的江心岛南宋城址;九龙坡区冬笋坝遗址发现墓葬28座,出土文物200余件。推动朝天门、太平门、人和门等古城墙考古遗址保护与展示,加快老鼓楼衙署遗址公园建设;开工建设巫山龙骨坡遗址、奉节白帝城遗址、万州天生城遗址等三峡考古遗址公园群……(刘勇军/文 除署名外均由市文化旅游委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