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区深入推进“旅游+”大融合发展
大足石刻景区,慕名“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隆平五彩田园,一幅幅美丽的稻田画吸引游客纷至沓来;龙水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市民在湖光山色中畅享温泉……去年国庆节、中秋节期间,因疫情停摆的大足旅游业强势复苏。
据统计,去年“双节”期间,大足区共接待国内游客164.06万人次,同比增长40.77%;实现旅游总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47.37%……在做好疫情防控要求下,一组组正在增长的数据,让人深刻感受到大足“诗和远方”的魅力。
循着时间溯源,回眸大足“旅游+”大融合发展的每一篇章,更令人感到生动无比:高标准建设全域性的大足石刻文化公园,利用好大足石刻品牌,通过产城景深度融合,农商旅结合,全面推动大足旅游产业向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三位一体”转型升级,构建“一核、三片、五点”的文化旅游休闲空间格局。在唱好“双城记”中,加快建设资阳大足文旅融合示范区,联动四川相关市县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大足石刻“活”出精彩
作为重庆唯一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价值自然不言而喻。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趋势下,深挖大足石刻文化内涵,提升文旅发展“含金量”,成为大足人的共识。
紧紧抓住大足石刻研究院体制机制调整的重大历史机遇,提出了向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学习,联合四川美术学院建好大足学研究院,持续开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大足学”学科建设有力推进;
深入开展“一带一路”大足石刻世界巡回展、大足石刻“四百工程”等文化交流活动,让大足石刻这张世界名片更加响亮;
扎实推进大足石刻文创园建设,推出一批能代表大足文化、具有产业生成能力的石刻文创产品;
……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路上,大足石刻“活”得更加精彩,焕发出无限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大足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大足石刻保护好”的殷殷嘱托,围绕大足石刻的保护研究利用成为了全区“一号工程”。
围绕全区发展,大足区委、区政府提出了“4433”发展思路,联动推进文化兴区,擦亮大足石刻品牌,打造区域文化旅游休闲中心。去年12月15日,大足区委书记于会文在调研大足石刻文化公园建设时,强调大足石刻文化公园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以新思维、新理念等改革创新的方式谋划项目,并从政策、资金、人员等方面提供坚实保障,让大足在走向新发展道路这一壮美画卷上绘出新的篇章。
“区委、区政府还把建设大足石刻文化公园作为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乘势而上精准贯彻落实党中央、市委决策的重要举措。”区文化旅游委负责人介绍,《大足石刻文化公园建设战略规划》编制工作有力推进,目前已形成了规划初步思路,将大足石刻文化公园定位为世界级石窟寺保护传承示范地、宋代生活美学艺术传承地、石刻技艺与工匠精神传习地、川渝文化走廊文化地标、全国石刻文化产业创新基地,着力构建管控保护区、主题展示区、文旅融合区、传统利用区等四大文化公园体系,重点搭建遗产保护、石刻艺术产业产品、现代传媒产业产品、数字动漫产业产品、创意设计产业产品、文化旅游产业产品、高端配套产业产品等七大文化产品体系。
全域旅游魅力四射
山清水秀的大足,处处皆景。怎样将这些美丽的风景串珠成链?在“旅游+”大融合发展的思路下,大足区迈开了高标准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步伐。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该区通过出台《大足区全域旅游配套政策实施办法》《大足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旅融合发展政策,设立大足区全域旅游产业促进资金等措施,构建起“文化景区+国际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基地”的旅游发展格局。
高水平建设环龙水湖康养小镇,打造区域性医疗康养中心;建成投用温泉水世界、松鹤岛户外运动公园、湖面游乐、环湖公园(部分)、生态农场(一期)等首批文旅项目;引进天下大足5G电商直播基地,建成龙水湖育才中学、6.4公里景观道路、后勤基地等配套基础设施;龙水湖温泉获评“国家五星级温泉”、全国金汤奖“十佳温泉”;龙水湖半程马拉松荣获中国田径协会“自然生态”和“银牌赛事”双项殊荣……龙水湖国际旅游度假区越做越靓,“吸粉”指数不断攀升。据统计,自2015年国庆节开园以来,该景区共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实现区域旅游综合收入超5亿元。
乡村旅游,则将田园农耕变成“乡愁”风景和“多彩”经济,让自然资本“升了值”。
据了解,为助推全域旅游建设,引领全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该区打造了一批以“十里荷棠”“老家·观音岩”“隆平五彩田园”“四季香海”等为代表的精品旅游景点,建成6条区级精品旅游线路,星级农家乐38个。
“依托生态农业、旅游景观,乡村旅游在‘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品牌基地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区文化旅游委负责人自豪地说,大足区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宝顶镇获“中国特色旅游小镇”“全国十佳生态旅游小镇”称号,宝顶镇慈航村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称号;拾万镇长虹村获“2019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
精绘融合发展新蓝图
在融合发展中,大足与四川省资阳市就共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达成了共识,合力打造“两区一园两地”,联合编制《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总体规划》;与四川眉山、内江、遂宁、乐至、洪雅、荣县等市县签署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协议;与乐山市、资阳市共同发起组建了巴蜀石窟文化旅游走廊联盟、巴蜀世界遗产联盟;编制大足区文化旅游体育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大足石刻文化公园三年行动计划……作为成渝相向发展腹地、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支撑、成渝主轴特色产业集聚地、重庆市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大足提前下好了文旅融合未来发展的“先手棋”。
“十四五”时期,怎样绘好新蓝图,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区域文化旅游休闲中心,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地?在大足文旅人心里,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
——以城景融合发展理念为指导,围绕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核心资源,加快推进大足石刻文化公园各项文旅基础配套服务、城市文化设施建设,组团式布局推进文旅城镇化建设,打造集文旅体验和服务一体化的文旅公园城市。
——瞄准成渝两大都市休闲需求市场,发挥大足区“成渝正大门”的区位优势,推动新建或转型龙水湖生态温泉、海棠香国、五金文化、乡村旅游等一批休闲景区,构建以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为核心、多种休闲业态全面繁荣的文旅产品多元化格局。
——推动“文旅+”“+文旅”,与大足特色产业、城镇交通和商贸服务业融合发展,丰富旅游产品业态、提升产业效益,搭建旅游、餐饮、住宿、集散等旅游接待体系,建立以文旅产业为纽带的产业集群。
——围绕川渝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以建立两地文旅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为总揽,推动在文旅品牌共创、公共服务共享、旅游线路共建、产业平台共育等多方面合作共赢。 (大足区文化旅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