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1年02月09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休闲 留渝过年 深读重庆

版面翻页
休闲
04
留渝过年 深读重庆
□ 本报记者 黎赕 陈钰玲/文 秦杰/图

处处张灯结彩,年味愈发浓了。往时那些匆忙赶路的身影在就地过年的倡议下从容了许多。正好,你可以停下奔忙了一年的身心,跟着我们精心挑选的两条路线,深入山城的大街小巷,去看看这座生活工作的城市,日新月异高质量发展背后有着怎样的生长脉络;于两江四岸的环绕间,领略那些老建筑的前世今生,追忆那些激荡厚重的旧日时光。

相信你在这不一样的新年里,一样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温馨浓郁、滋味绵长。

跟着影视剧追寻老街区的“生长地图”

你可知道,在重庆林立的高楼大厦中,还藏着别有一番风味的市井小巷、文创街区和公园步道。漫步其中,那纵横交错的妙趣,让人驻足流连,也深受影视导演的青睐。近年来,随着电影和电视剧的热播,鹅岭二厂文创公园、北仓文创街区、大兴村等重庆老街区成为备受追捧的打卡地,引领一时潮流。沿着城市的生长脉络,我们一同去了解它们的故事,去品咂一座城市的底蕴,去见证一个时代的记忆。

山与林的时尚打卡地

从鹅岭公园往渝中方向约300多米就可来到《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和《少年的你》的取景地——位于渝中区鹅岭正街1号的二厂文创公园。同时从国际村沿山而行的另一步道也可到达。山城的步道就是如此奇妙,在山与城之间穿行,总能到达你所想到之地。

沿路,街边的老式房屋偏居一隅,藤蔓铺满了墙面,似在诉说墙内人的故事。

二厂文创公园以前是重庆印制二厂老厂区,前身为民国时期的中央印制厂。由于主要业务集中在印钞上,它又被称为“中央印钞厂”,辉煌时期曾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彩色印刷厂。可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二厂很快没落,独留下老旧的废弃厂房。

2014年,艺术投资家周迓昕将视线投向了这里,他请来英国“TESTBED”团队,打算在这里为重庆人打造出一片小天地。

“TESTBED2 贰厂”全新亮相。两栋厂房之间新架起了船桥,桥的外层包裹半圆镂空铁桶,内用三棱柱型钢板支撑桥面,营造出一种“上看为桥,下看为船”的视觉美感。外墙楼梯的极简风格也尤为独特,由一个立起的长方形钢制框架支撑,采用原色的镂空网状合金作为阶梯面和护栏扶手,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拍照。这里,有《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取景地“爱情天台”,也有《少年的你》中的“二厂小广场”。置身其中,也不禁想回望自己的青春过往。

园区内,别致的小店比比皆是,沿着墙的缝隙穿过,又是一片休闲天地,纵横交错的巷弄,更是别有洞天。向里走,一座“二厂记忆博物馆”安静地卧于此地,讲述着二厂80年来的历史记忆。“如果说工业遗存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时代记忆,那么这种记忆是深入重庆人血脉中的。”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文化风貌处处长秦海田认为,只有在有着文明外化载体并承载内在精神的工业遗产里,我们才能更自信地告诉人们,这里与其他地方不一样。

现在,二厂不再杂草丛生,已然成为继伦敦泰晤士沿岸的“TESTBED1”园区品牌的又一工业遗产改造力作,深受大家喜爱。“看惯了高楼大厦的繁华,就特别偏爱这种老式建筑,有地道的重庆味儿。”来参观的胡女士说,“这种改造过的老旧街区反而独特,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传统,又很潮流,是一个休闲好去处。”游完二厂文创公园后,她还打算去周边的鹅岭公园、佛图关公园逛逛,尽享森林氧吧。

如今,贯穿渝中区、连接周边公园绿地及景点的半山崖线也已经对外开放。沿线丛林纵深,轻轨穿洞而过,置身其中,近可观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趣味,远可见现代都市风貌的繁华,舒缓的曲调自由穿梭在树梢、小溪、崖壁之间,再稳稳地落在耳边,会有心头一颤的欢喜。徜徉在此,闹中取静,怡然自得,让人流连忘返。

城市是不断生长的。英国建筑设计师Will Alsop把生长中的城市比喻成一幅画的创作,“没有人规定一幅画应该怎么画。城市和画一样,它的生长没有截止日期。”

青春过往的记忆地

去年热播的《风犬少年的天空》让70后、80后回忆起青春的过往与激情岁月。得知剧中狗子的家就在江北大兴村,我们决定徒步探寻这条青春之路。从北仓出发,越过热闹的商圈,行走在这条文创街区,步调神奇般地慢了下来。入口处,街边墙面的创意涂鸦引人注目,一路往上,循着香味儿,随意走进一家面包小店,大姐一边小心整理刚出炉的面包,一边招呼道:“我们的面包发酵了十多个小时,好吃得很,来尝一尝。”禁不住买下一个蓬松的乳酪包,咬一口,好似尝到了初春的味道。再往前,可看见一棵挂满彩带的大树,树下,两三老者正闲坐休憩,蹲守一旁的小狗也不怕生,安静地看着来往的行人。

这片小小的街区位于江北区观音桥北城天街和九街之间,前身是江北纺织仓库。北仓创始人李传波认为,这里藏着一代人的故事和记忆。

向里走,便是北仓图书馆,原仓库的大门还保留着,藤蔓悬落在粗粝的红砖上,自然光从窗户透进来,足以照亮楼梯口。沿梯而上,恰好遇上图书馆开门,守在门口的学童早已迫不及待,风一般地冲进这片书海。据馆员介绍,图书馆大年三十放假,初四正常营业,届时欢迎大家来阅读参观。

从图书馆出来,编织艺术馆、陶艺馆、绘画馆、金艺制作……你可以随意选择一种,沉浸在艺术的海洋。

从北仓文创街区向江北区十八中方向穿过两个街区,就来到三钢厂居民区,沿居民区一路向江边下行,就是最近的热门地——江北区中兴段162号的大兴村。作为热播电视剧《风犬少年的天空》的取景地,这个隐藏在老厂家属区的小院落引来众多游客打卡,回忆青春岁月。长长的梯坎、小小的院坝、古朴的黄葛树和老屋前的石凳,再加上三五成群、嬉戏玩耍的少年,老重庆的风貌一览无遗。只是静静地坐在这里,听听风中的树叶声,看看旧时的光影,就有游目骋怀之状了。

在三钢厂的一栋老办公楼里,我们见到一位土生土长的“三钢少年”。“我就是在这里出生的,现在这栋老楼曾经是三钢厂的专家楼。小时候我们就爱在回廊前扔纸飞机,和风犬少年们一样背着书包穿行其间。”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场景,虽然经过时间的洗礼有些陈旧斑驳,但充满了回忆。而这些回忆,也让大家忆起年少时光,这是一代老重庆人共同的青春记忆。

一座城市的底蕴往往和人的成长脉络息息相关,随着时间的流变,身处其间的人慢慢融入周遭,影响着城市的风貌。同样,城市的风味也会熏陶出地道的文化,潜移默化浸润人心,然后借由人的力量讲述和传承好我们共同的生活空间。

大兴村——《风犬少年的天空》拍摄地

二厂爱情天台——《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拍摄地

二厂小广场——《少年的你》拍摄地

跟着老建筑追寻英雄之城的印记

建筑是城市记忆的载体,他们静默地注视着城市的变迁、改革、发展。如果苏州园林是富饶的见证、北京城墙是文化的传承,那么重庆的防空警报台、“重庆之蛙”旧址、豫丰里纱厂……这些沉寂在街巷的老建筑记录的则是英雄的灵魂和坚韧的民族精神。让我们空出一段时光,与老建筑相遇,追寻英雄之城的处处印记。

虎头岩上的防空警报台

从石油路口站下车,虎头岩公园便在前方。刚进公园便看见一位老人坐在长椅上演奏萨克斯风,顺着这乐曲飘扬的方向,一条干净舒适的步道蜿蜒向前,不少市民一边散步一边聊天、赏景。从被称为“空中悬廊”的步道上走过,脚下是化龙桥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不远处是正在修建的轨道交通九号线工程,再远的地方则是林立的高楼和点缀其间的旧民居。俯瞰渝中母城,熙熙攘攘之间满是生机。

沿着步道往虎头岩公园大门的方向前进,爬上一个懒坡,便离山顶不远了。来之前就听说在这附近有一座修建于大轰炸时期的防空警报台,本想一探究竟,但拐过弯后,却只见山顶附近立着挡板,无法登顶。凑近挡板一看,上面还贴着一张告示,原来这座警报台正在被改建为重庆市人民防空宣传教育中心虎头岩展馆,工人介绍说大概明年才能建成。

据说以前的防空警报是伴随着悬挂防空灯笼来预警:挂一个红灯笼是预袭信号,两个红灯笼是敌机临空信号,三个红灯笼是空袭信号,只有挂绿灯笼了,才意味着警报解除,人才敢出防空洞。这就要求防空警报台的位置得高、视野要好,既便于时刻观察敌军飞机动向,更要让山下的人及时看见防空灯笼,听见防空警报,快速避险。

虽无法参观当时警报台的遗址,不免遗憾,但想着在不久的将来就能走进展馆,更加细致地了解那段历史、感受重庆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魄力,心中也倍感激动。

顺着步道继续往前,可以看见山脚下重庆第二十九中学校住读部,而这郁郁葱葱、步道交横的山林间,则是当年饶国模女士经营的大有农场。沿路的告示牌上写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饶国模在红岩嘴至虎头岩一带经营大有农场,种植瓜果蔬菜,坚持实业救国。1939年后,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搬入农场,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共产党人在这里生活工作。在这里,南方局的同志们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开展国际交往的同时,积极推进和发展统一战线,在其帮助和支持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中国民族大众同盟、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等党派在重庆成立……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充实壮大。沿着指示牌下山,便可到达红岩革命纪念馆,关于这段峥嵘岁月有着更加细致生动的呈现。

花窗里的“蛙鸣”

如果说防空警报台见证了这座炸不垮的英雄之城,那离红岩村不远的一处居民楼旁,一栋看上去并不起眼的旧楼,却发出振聋发聩的抗战之声。

从红岩村站出发,坐一站公交在美丽山水站下车,对面便是土湾街道下土湾6号,在树木的掩映下能看见一栋坐东南朝西北的石砌墙体、钢筋混凝土盖顶的建筑,每面墙上都开有通风窗,落地窗上镶有砖质菱形花窗,这就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力厂旧址。

珍珠港事件后,远东盟国电台尽数落入日本手中,如何让世界了解中国抗日的艰辛与决心,争取国际支持?那就是通过属于自己的电台,发出国人的声音。于是,经过复建和重组的“中央广播电台”对外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名义,积极宣传抗战。国外记者都利用这个电台转播、传真、发稿。电台的发声让日本侵略者恼怒不已,在当时东京的报纸上这样写着:“我皇军飞机大炸重庆,那里的青蛙全都炸死无声,为什么那个扰人心绪的中央电台还是叫个不停?”于是这“叫个不停”的电台就有了“重庆之蛙”的别称。

在坚持抗战的无数个日日夜夜,电台的播音员们在枪林弹雨中始终坚守岗位,用声音鼓舞士气、用行动展示决心。电台的声音传得越远、越广,坚持抗战的决心也越强、越盛。终于,多年在枪林弹雨中的坚守迎来了抗日胜利的欢呼。1945年8月10日当晚,日本决定无条件投降的消息最先通过“重庆之蛙”传遍了全国。在那一刻,那一扇扇菱形花窗里,播音员们眼含热泪。

在全民抗战的艰苦岁月中,保证战时生产生活需要、维持国民经济发展,也是当时社会的一大重点。在距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力厂旧址不远处,就有这样一处地方,在抗战期间坚持生产,为抗战提供物资保障,这就是后改建为重庆第一棉纺织厂的豫丰纱厂。

机杼声中的坚守

沿沙滨路往磁器口方向前行大约百米,转进小区间的巷道,经下坡,往前穿过热闹陈旧的小巷,再右拐,一栋黄色房屋的外墙上张贴的“豫丰里”几个大字跳入眼帘。

走进豫丰里别墅群,一栋栋白墙灰瓦、造型典雅的房屋沿着古朴的青石板路依次排开。在附近遮天高楼的映衬下,这一圈旧居仿佛是一处静谧的归处,漫步其间,一切都是安静的,只有偶尔的犬吠和几声鸟鸣,在青灰的墙和墨绿的树间,时光的脚步变得缓慢、悠然。

豫丰纱厂原设在河南郑州,1938年因日军轰炸奉国民政府令迁移,两个月拆除全部纱锭、布机及设备装置共约9000吨,费时18个月,经汉口迁入重庆沙坪坝土湾,成为战时四大纱厂之一。这20多栋别墅就是当时供纱厂技工和管理人员居住的。1939年至1941年期间,日本飞机对重庆狂轰滥炸,豫丰纱厂相继遭到13次轰炸,导致纱厂200余幢房屋被毁,100多人死伤,布匹棉花被烧,5000余枚锭子被损。但纱厂与英雄的重庆城一样,“愈炸愈强!”在抗战时期,豫丰纱厂始终坚持生产,为抗战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豫丰里改名为新生村,随着豫丰纱厂的改名、国有企业的改革,住在这里的老居民渐渐搬离,曾经热闹繁华的豫丰里像是一颗落了灰的珍珠,沉寂多年。

沿着旧居四处闲逛,目光一转,一些色彩鲜艳的涂鸦跳入眼眶,质朴但充满生命力。正如豫丰里的未来,已经开始显露新机:市政协委员赵君辉在今年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交提案《关于保护性开发豫丰里抗战别墅群 创建重庆纺织博物馆的建议》,建议市、区政府立即对豫丰里抗战别墅群实施挂牌保护,在豫丰里别墅群的基础上,创建重庆纺织博物馆。

离开豫丰里时已近黄昏,路边的火锅店飘出阵阵香气,归家行人步履轻快。回望来路,从虎头岩上的防空警报台到山下的红岩革命纪念馆,再到嘉陵江边静静伫立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力厂旧址、等待焕发生机的豫丰里,这些历史深厚的遗址或已被发展建设为纪念展馆,或还散落街头巷尾、鲜为人知,但正是它们的存在时刻提醒我们,那段不能遗忘的岁月里是谁在战火纷飞中拉起一道守护安全的底线。这些建筑静默,但他们早已唱响英雄的赞歌。

豫丰里别墅群旧居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力厂旧址

原三钢厂苏联专家楼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