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的民族团结花
——市慈善总会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纪实
近日,重庆市慈善总会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通过初验。这对重庆慈善来说,既是肯定,又是鞭策。自2016年以来,市慈善总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在开展扶贫济困、安老扶幼、助学兴教中,始终自觉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作为重要内容。积极实施慈善项目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助推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开展富有特色的群众交流活动,搭建促进民族沟通的桥梁,推进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14年至2020年,市慈善总会向少数民族地区捐赠款物 3.74亿元,其中,渝东南地区3.51亿元,渝东南地区以外的市内少数民族乡421.38万元;西藏昌都,四川甘孜、阿坝和凉山等少数民族地区1842.51万元。
高度重视抓创建
2020年10月13日,市慈善总会会长刘光磊一行前往石柱县中益乡坪坝村、全兴村、华溪村,详细了解大湾民宿项目建设、中益乡夏布非遗手工作坊、黄精种植基地产业发展等情况,并围绕慈善扶贫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召开座谈会。
为确保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活动有序开展,市慈善总会还完善了相关工作机制,实现创建活动制度化。市慈善总会成立了以会长刘光磊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形成了各级领导重视、全体员工参与、区县慈善组织配合、制度规范健全、宣传氛围浓厚的创建工作格局。刘光磊对创建工作高度重视,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数次深入石柱等渝东南少数民族区县推进慈善扶贫和创建工作。会长办公会多次专题研究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印发了《重庆市慈善总会关于印发创建重庆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制定了《创建重庆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工作分工表》《创建重庆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迎检资料目录》;建立了创建工作档案4类7项10多卷;收集整理文件资料200多件。
在创建过程中,市慈善总会将民族政策法规纳入学习计划,组织学习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各方面的内容。通过举办讲座、讨论交流、知识竞赛、写学习心得等,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委员会资料汇编》等十多个文件资料。通过学习,全体员工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意识,学到了在工作中处理民族事务的方法。大家纷纷表示,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坚决反对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行为,紧密团结各族人民群众,为助力慈善事业健康长远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与党支部、工会工作和筹募工作相结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学习宣传教育,以支部为主体,各部室和工会组织合力参与,在党支部、工会活动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将筹募工作实际与创建工作相结合,制作了宣传片《善行重庆》,举办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质量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为主题的展览。在助推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中,积极实施慈善项目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做到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民族传统文化,保障了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树立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自觉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最高利益、神圣职责。
此外,创建工作还与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成果相结合。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规,坚持“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进行民族政策、民族理论、民族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
推进“三交”促融合
秀山县钟灵镇云隘村敬老院的慈善超市里,整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工作服、鞋子、棉被、学习用具等。慈善超市云隘店设立于2018年10月,里面的物品来源于社会捐赠,会发放给村里困难群众。但是“发放”是有条件的,需要用积分兑换。
通过“助人”以达到困难群众“自助”,促进其提升自身能力。除针对特殊弱势群体的无偿发放外,社区低保、特困、残疾和重病居民要通过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服务来兑换物品,如“家庭室内室外干净整洁10分”“参与护林活动10分”等,达到一定积分就可以兑换相应的物品。
此外,每逢重大节日开展社区活动、比赛等,丰富困难群众生活的同时也为他们送去慰问物品,改善其生活。“有了大家的帮助,村民经常发自内心地感谢。2020年我们村进行脱贫攻坚的普查,问卷调查满意度为100%,这都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帮助。”云隘村第一书记陈夕才表示。
据悉,市慈善总会与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于2015年3月创办“重庆慈善超市”以来,在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已开设5个慈善超市,发放慈善款物700余万元,惠及困难群众和留守儿童9万余人次,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补充作用。
慈善超市是市慈善总会助力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突出抓“两个平台”的其中一个平台。另外一个平台是互联网募捐。前者募集款物,后者募集资金。市慈善总会积极引导、促进社会各方面提供慈善捐赠、项目、资源等更多地向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倾斜。
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地处武陵山国家级集中联片深度贫困地区,面积1.39万平方公里,人口309.34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占66.1%。黔江区、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都是国家级贫困区县,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作为全市性社会团体,市慈善总会充分发挥对全市慈善行业的引领作用,突出抓好“两个平台”“两支队伍”和“两个结合”,助力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推进城乡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两支队伍”,即爱心企业爱心人士队伍和慈善志愿者队伍。近5年来,市慈善总会发动150多家爱心企业(单位)、200多万爱心人士,实施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助推综合项目。市慈善总会志愿者总队于2015年发起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志愿服务项目,在该地区各区县设立慈善志愿者大队,在酉阳干田村、秀山云隘村设立慈善志愿者中队,组织起数千人的慈善志愿者队伍。组织2万余人次慈善志愿者深入渝东南少数民族贫困山乡,开展义诊、电商培训等慈善扶贫。秀山县仁人社会服务中心志愿者助力精准脱贫,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推进脱贫攻坚志愿服务的典型。涌现了深入酉阳县干田村、花田村,秀山县云隘村、新院村、平所村助推精准扶贫的市慈善总会志愿者总队高雪、刘芳惠、帅卒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脱贫攻坚慈善志愿者和慈善志愿者组织,培养了钟艳华等一批慈善志愿者,获得党和政府及社会褒奖。截至目前,有5个大队1370名慈善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8万余人次,总时长30万小时,募集捐赠善款9500余万元,受益群众达10万余人次。
“两个结合”,即将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扶危济困相结合。既助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实施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同时帮助解决困难群众突发性、临时性困难。市慈善总会积极引导爱心企业捐款参与少数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立足增强“造血”功能,着眼于增强贫困地区和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引导金科集团等企业,投入扶贫资金,帮助石柱县、彭水县等区县的深度贫困村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扶贫项目。同时,每年元旦春节期间、困难群众因病因灾急需救助时,市慈善总会都发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组织慈善组织、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情暖万家活动”、扶危济困等,予以及时救助。
民族团结花盛开
2020年12月15日,市慈善总会协调中国慈善联合会、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分公司、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慈善会在秀山启动“生命绿茵·少儿大病救助”健康扶贫项目,中国慈善联合会、秀山县慈善会各捐赠50万元,将长期接续开展,将该项目打造成造福少数民族儿童的品牌项目。
少儿大病救助健康扶贫项目为实现大病医疗救助基金全覆盖提供了有力支持。自2016年起,市慈善总会捐赠2200万元,分别在石柱、酉阳、彭水、黔江、秀山等区县设立规模1000万元以上的大病救助基金,专项用于大病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救助的补充,已资助当地贫困患者5900人次。
着力改善民生,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大病医疗救助基金实现全覆盖只是其中一项。近年来,市慈善总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高质量创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催生了硕果累累的民族团结之花。
——建设一批特色产业项目。近5年累计捐赠2.21亿元实施产业扶贫,帮助少数民族贫困镇村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中蜂养殖、花卉种植、乡村旅游等现代农业,成为增收的重要来源。
——设立脱贫攻坚后期扶持基金。2020年9月,市慈善总会在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设立脱贫攻坚后扶基金,分别向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7个深度贫困乡镇捐赠100万元。
——指导互联网募捐。2017年以来,市慈善总会组织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慈善会和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参与腾讯“99公益日”、支付宝公益平台等互联网募捐,累计募捐5454.13万元, 212.44万人次捐赠,其中获得腾讯配捐1063.42万元。2020年,在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组织互联网募捐3238.31万元,139.22万人次捐赠,其中腾讯配捐662.81万元。
——支援疫情防控。2020年向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捐助抗疫款物395万元,其中口罩、手套等防疫紧急物资3万件。
——实施抗癌药品援助。为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癌病患者发放抗癌药品481.57万元,使181人次受益。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永远在路上,我们会再接再厉、整改提高,结合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刘光磊表示。
市慈善总会会长刘光磊(右二)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调研慈善扶贫工作
市慈善总会组织志愿者为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木叶乡干田村搭建“为村”线上购物平台
秀山县隘口镇平所村为20名留守儿童发放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奖学金4万元
小康集团通过重庆慈善超市向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困难群众捐赠爱心衣物
市慈善总会组织动员重庆西都房地产等爱心企业长期帮扶大凉山少数民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