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荆斩棘的脱贫力量
云阳县泥溪镇的蜕变之路
2月25日,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创造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时,云阳县泥溪镇党委书记陈宇激动得热泪盈眶。更令陈宇感到激动和振奋的是,泥溪镇在此次大会上被授予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是大家众志成城,用辛勤汗水换来的!”
地处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云阳县,是1986年首批确定的国家级贫困县。泥溪镇距离云阳县城45公里,幅员面积127平方公里,全域海拔188米至1290米,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土地贫瘠,曾是全市深度贫困镇之一。
随着2017年8月市级深度贫困镇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经过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协力,泥溪镇迎来了蜕变:
“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面解决,贫困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17年的9391元增长到2020年的13584元,增长1.44倍;7个贫困村整村脱贫,474户1766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底的12.5%下降至0;如期实现“脱贫攻坚标杆镇、农旅融合示范镇、改革创新先行镇、美丽乡村样板镇”目标;2次代表市级深度贫困乡镇在全市现场会上作交流发言,先后获得重庆市2019年度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云阳县脱贫摘帽工作集体三等功等荣誉称号……
泥溪蜕变的背后,有着怎样披荆斩棘的力量?
倾力帮扶的攻坚力量
泥溪镇的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市政协主席王炯便扛起了泥溪镇脱贫攻坚工作指挥部指挥长的重任。近年来,他先后组织召开市政协办公厅扶贫集团工作会议8次、泥溪镇脱贫攻坚推进会6次,深入泥溪镇一线调研督导15次,督促指导泥溪镇落实中央、市委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对泥溪镇扶贫项目实地推动落实督办交办、通过驻镇工作队现场和会议督办,对重点项目月计划推进实行挂图作战,并每周追踪泥溪镇脱贫攻坚工作进展。
除了王炯亲自挂帅,督战督导泥溪脱贫攻坚,市政府副市长李明清,市政协副主席宋爱荣、吴刚、谭家玲、周克勤、王新强,市政协秘书长、泥溪镇脱贫攻坚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秦敏等也多次深入泥溪一线关心指导。
2020年,市政协办公厅扶贫集团面对“大战”“大考”,毫不退缩,攻坚克难。全年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深入云阳调研指导302人次,落实帮扶资金3530万元,协调落实项目资金2100万元,落实消费扶贫资金1020万元。其中,重点助推创建重庆师范大学云阳教育研究院(重师二级学院)、S507龙耀路升级改造、泥溪集镇排危改造、黑木耳和菊花等优质农产品对外出口、提前实施泥溪镇新的对口帮扶等5个项目。
得到市级层面的倾力帮扶支持,云阳县的干部群众更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尽锐出战,建立起全覆盖的帮扶机制:云阳县政协主席赖建彬包镇、县政协主席会成员和部门帮村、干部帮户和工作队驻村。
在健全的帮扶网络中,市政协办公厅二级巡视员、驻泥溪镇工作队队长杨锋带领驻镇工作队扎根泥溪,市政协办公厅扶贫集团成员单位也派出5名“第一书记”蹲点驻村;云阳县政协7名领导定点攻坚、7个帮扶单位倾力帮扶贫困村;224名帮扶责任人全覆盖结对贫困户,实现包乡、帮村、扶户全覆盖。
在倾力帮扶泥溪镇的扶贫干部中,杨良峰夫妇在母亲弥留之际仍不忘联坪村的扶贫工作;本已退居二线的县交委驻村干部白俊在为改善协合村基础设施奔走的路途上几次与“死神”擦肩;80后的罗强舍下妻儿主动请战从重庆主城扎根到协合村与村民并肩作战……
一支支有信念、有激情、有思路的扶贫铁军;一个个舍小家、顾大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汇聚起泥溪镇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精准施策的脱贫成效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倾力帮扶下,泥溪镇精准施策,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累计落实教育资助政策6343人次829万元,组建城乡教育发展联盟;镇卫生院与县中医院资源共享、捆绑发展,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创新康复救助累计救助201人次2.27万元,贫困群众城乡合作医疗保险参保、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服务、重病兜底保障率均实现100%;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14户376人,为22户贫困户落实整宗地农房收益权收储、357户农户开展土地复垦,完成危旧房改造544户,改厨改厕373户;新建10.8万方杉树沟小(二)型水库,解决6000余人饮用水和5000余亩灌溉用水,建设中小型集中供水工程60余处,安装饮水管道20余万公里,家家通上自来水……这一个个数据,是泥溪“两不愁”真不愁,“三保障”全保障最直观、最真实的反映。
除此之外,通过精准施策,全镇坚持把到户产业作为贫困户短期增收的重要途径,落实在家有劳动能力303户贫困户“家养一头猪、户种一亩菜”到户产业,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为358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403万元;建立产业指导员制度,25名产业干部、农技人员包片包村包产业,培育“土专家”“田教授”15名,明确技术指导责任区域,技术指导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主动对接巾帼辣椒、鑫焘菊花、芸山农业等农业龙头企业,提供种苗、技术支持、订单农业,引导1800余户农户发展辣椒、菊花等产业3000亩,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近年来,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泥溪镇坚持产业优先、融合发展,建成了农旅融合示范镇;坚持探索创新、深化改革,建成了改革创新先行镇。
如今,柑橘、黑木耳、乌梅、香菇、菊花等特色主导产业的2万余亩产业基地已经建成,村均集体经济达29万元;三峡农耕园、产业融合园等“农旅融合”发展平台成功打造,正联合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还建成1个电商一级综合集配站、2个二级集配站、10个村级电商综合服务站点,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培育“本土网红”10名,直播带货、线上助销泥溪黑木耳、香菇、菊花等农特产品,销售额已达900余万元。探索“产业联合体”抱团发展,成立“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占地农户”产业联合体,实行“土地入股”发展模式,全镇2万亩土地资源变资产,3000余户农户变为股东;探索“三次分红”利益联结,在主导产业园区,村集体公司与土地入股农户按照1∶1进行首次分红,村集体公司分红部分按照村集体经济50%、发展风险基金30%、贫困户20%进行二次分红,村集体经济分红部分再按照公益事业50%、全体村民50%进行三次分红,2万亩特色产业全部投产见效后,按亩产值5000元计算,可实现产值1亿元,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
可喜的脱贫成效,村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们的路通了、产业有了、环境更好了。通过扶贫干部的帮助,我不仅摘了贫困帽,现在还养了6头猪!”在家收看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后,脱贫户杨承记激动地表示,自己对未来更有信心、更有闯劲了。
志智双扶的振兴保障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泥溪镇全面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同频共振,聚好同奔小康精气神。
近年来,泥溪镇开展“卫生整洁、孝老爱亲、邻里和谐、诚信守法、兴业致富”五星评比,制定评比方案,将群众普遍关心的环境卫生、邻里关系、诚实守信等五个重点作为评比内容。每季度开展一次评定,对评比结果挂牌贴星、以星积分。各村建立“积分超市”,对“五星评比”情况按分值兑换肥皂、洗衣粉等生活用品。群众通过参与“五星”评比,主动改善人居环境、主动参与志愿活动“赚”积分,小积分“兑”出乡村环境新面貌、群众精神好风貌。
同时,围绕“干净整洁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业宜游”的工作思路,全镇实施了以集镇提升、厕所革命、污垃工程、村容村貌提升、文化宣传等为主要内容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成6处人居环境示范点。打造龙泥路、泥桐路沿线人居环境示范带,完成泥溪集镇旧房排危、强弱电安全隐患整治项目,推动人居环境与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居民素养养成等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垃圾归桶、畜禽归圈、柴禾归位”“三归”行动,引导群众自觉爱护环境卫生。
自治、德治、法治、智治,通过深化“四治”,泥溪镇乡风文明大幅提升。其中,在推动“自治”工作中,10个村建立起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推动“私事不出家、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在深化“德治”中,10个村建立起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群众性组织,评选出孝老爱亲模范人物125名,建设了2个村级乡情博物馆;对于加强“法治”,该镇通过山头喇叭、阅览室、镇村文化站所等载体搭建群众学法平台,并组织法律顾问进村入户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村民知法、守法、懂法、用法;在推进“智治”中,全面推进“雪亮工程”,建设“1+10”乡村综治中心服务平台,织密织牢了泥溪镇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管理体系。
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踏上新征程,云阳县委书记张学锋表示,将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奋力谱写云阳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篇章。
人居环境大力改善后的泥溪镇天朗气清、山明水净
一排排整齐的青杠木架上长出来的黑木耳,正是泥溪人脱贫致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