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1年03月1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犇往新征程——2021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胜利闭幕! 共启春天里的新征程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召开视频会议  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不负人民”   履职尽责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讨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版面翻页
犇往新征程——2021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01

“不负人民” 履职尽责

□ 本报记者 黄笛森

3月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周旬、黄爱龙、杜惠平、刘占芳、王本朝5名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传递出在新发展阶段推进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信号,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大国领袖‘不负人民’的初心和情怀。”3月7日晚,在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召开的视频会议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时,5名委员交流了与总书记面对面的感受,纷纷表示,将按照总书记提出的要求,积极推进医疗卫生、教育领域改革,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周旬(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参加了3月6日下午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后,周旬倍感振奋,他说,“总书记对医疗、教育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了解得很深很透,让我切实感受到总书记对老百姓的牵肠挂肚和浓浓的民生之情。”他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是对卫生和教育事业寄予的厚望。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为卫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将完整理解和把握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为重庆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努力和贡献。

黄爱龙(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医科大学校长):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对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对推动新时代医疗卫生和教育改革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广大医疗卫生和教育工作者是极大的鞭策和鼓舞。”黄爱龙说,重庆医科大学将把爱国奋斗、忠诚担当的西迁精神,以及与西迁精神一脉相承的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办学治校和学校育人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育高素质师资队伍,用西迁精神、抗疫精神的生动案例和宝贵资源,涵养学生爱国奋斗精神,培养仁心仁术造福人民。

杜惠平(全国政协委员、重庆理工大学校长):

杜惠平表示,总书记在联组会上与委员的交流,体现了对大局大势的理解、对规律的把握、对方法的运用、对民生的关注、对细节的探寻,让他十分激动感动、倍感振奋光荣。“总书记关于教育高质量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和加强思政教育等,为我们提供了直接指导,让我们明确了努力方向和根本遵循。”重庆理工大学将积极谋划“十四五”,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相关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等,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刘占芳(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

“我深切感受到总书记殷切关怀。总书记的期待就是人民的期待”。刘占芳说,总书记的讲话,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培养学生成才是教师的崇高使命。“今后,我将按照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王本朝(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

王本朝说,作为教育界别委员现场聆听了总书记讲话,备受感动、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作为一名从事教学及研究30多年的大学老师,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他认为,要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时代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首先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宗旨,还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和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战略总目标;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及其三大体系建设的本质特点和内在要求;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发展思路,充分体现教育三大体系的继承性与民族性、原创性与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等特点。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