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专题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成渝地区推进科技创新提出明确要求,指出要支持两地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
2020年9月,重庆召开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动员大会,明确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高标准高起点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如何高水平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3月7日,重庆举行第三场全国两会专题“云”记者会,在线邀请部分代表委员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聚智建言。该话题也引发住川全国政协委员的热议,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声音。
杨 帆:让大数据应用成为“硬支撑”
“西部(重庆)科学城,顾名思义,是‘科学’与‘城市’的融合体,是产、学、研、商、居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化新城、智慧化新城。”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帆表示,下一步,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聚焦大数据应用发展,重点从新型基础设施支撑、重大平台承接、应用场景打造、大数据生态营造等四个方面精准发力。
“高水平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新型基础设施是‘硬支撑’。”杨帆说,要坚持在“基础支撑”上精准发力,大力实施上线上云、互联互通、数据治理、算能提升、融合应用等重大引领性工程。以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国家枢纽节点为契机,推动数据中心集群发展,有序布局超大型、大型、区域性、行业性数据中心及若干边缘计算节点;以中新国际数据专用通道为纽带,加快推动跨境电商、国际金融、国际物流、数字内容等领域项目落地实施;加快推进5G规模组网,推动建设5G应用示范城市;加快构建以算法为核心、算力为支撑、数据应用为导向的先进计算产业生态体系。
同时,要坚持在“平台承接”上精准发力。杨帆说,要充分发挥大平台的主引擎、主战场、主阵地、主窗口、主渠道作用,让龙头企业等创新主体充分参与。着力探索重大数字技术攻关突破,推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数字内容、软件及信息服务等数字产业集聚发展,集聚大项目、培育大产业、激发新动能。联合四川方面,共同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共同打造数字产业集群,支撑推动西部科学城建设。
还要坚持在“场景打造”上精准发力。出台实施《智慧名城建设“十四五”规划》,围绕“住业游乐购”打造典型应用场景,着力构建多样化应用场景体系,让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先用先试、拓展市场。此外,杨帆认为要坚持在“生态营造”上精准发力,着力强化平台服务、金融服务、数据服务、智力服务,为科技中心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撑。
张兴海:全力打造智能电动汽车产业
“作为一名企业家代表,我经历了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转型。”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兴海激动地说,“西部科学城的建设,让我对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加充满了信心。”
“西部科学城作为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在整合科技力量、汇聚高新人才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张兴海认为,这将有助于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重庆具有得天独厚优势的智能电动汽车产业。而发展智能电动汽车又能带动庞大产业链,反过来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赋能。
“发展智能电动汽车不是孤岛作业,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超长产业链。”张兴海说,智能电动汽车作为移动终端、互联节点、核心节点,将连接和支撑智能交通、智慧能源以及智慧城市,彼此深度融合,使城市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能源流的空前顺畅、高效、灵活运转,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在张兴海看来,以发展智能电动汽车为抓手和引擎,带动成渝地区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全面协同发展,这是一盘能有效带动两地经济全面发展的大棋,也是重庆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和有效抓手。成渝两地汽车产业各有优势,可以合力打造智能电动汽车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产生示范效应,并逐步辐射整个西部地区。
张兴海所在的小康集团,将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事业——智能电动汽车高性能动力系统项目落地在了西部(重庆)科学城,接下来还将在科学城布局更多业务。他表示,在西部(重庆)科学城的规划蓝图上,能感受到科学城的未来充满科技气息,有着舒适宜居、“近悦远来”的环境,“西部(重庆)科学城正成为高标准、高起点,兴产业、聚人才,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黄爱龙:共建共享大科学装置
“高水平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是补齐重庆创新短板的迫切需要,是重庆发展升级的历史机遇,更是新时期重庆的历史使命。”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说,目前科学城建设正在扎实起步,重大创新平台加快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培育,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城市品质明显提升。
如何尽快将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黄爱龙在记者会上提出自己的思考建议:
“首先聚焦‘四个面向’。”黄爱龙说,作为综合性的科学城,一定要站在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进行适度超前布局,科学城核心区既要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原始创新性科学研究成果,也要有面向经济主战场的新技术新发明新产品,还要面向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国家或重点产业重大需求,以及要为全体人民的健康提供科学支撑。他介绍,目前重庆医科大学正聚焦“四个面向”,依托相关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积极参与西部(重庆)科学城的规划建设。
“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建设重点之一是大科学装置和交叉平台等基础设施。”黄爱龙认为,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利用与一般的科学仪器装备有很大不同,其科学技术意义重大、影响面广且长远,建设规模和耗资大,建设时间长、技术复杂。然而,重庆高校的多学科融合发展比较薄弱,难以满足高水平管理运营大科学装置的要求。为更好开展大科学装置的建设,他建议不仅要联合国内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更要吸引重庆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为提高大科学装置综合利用效率、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共享,还应提前研究与大科学装置综合、交叉、前沿、开放等特点相适应的运行管理机制,为今后开展更多科学研究预留升级空间,更大限度地为科学家提供工作平台、为外部合作的科学家预留工作设施。加强与高精尖产业的大中型创新科技企业的合作互动,促进原始创新成果对产业创新的引领带动。
此外,黄爱龙还建议有关部门在资源的分配上要兼顾科学设施“大中小”协调布局,不仅要建设运营大科学装置,也要为中型科学设施(设备)留够相应的资金和场地。同时在“建科学家的家”方面,要建立健全高水平人才引进管理机制,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人才高地。
温 涛:开展对长江上游种质创制联合攻关
“从国际国内经验来看,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科学城必须立足科技前沿、内在需求和自身特色优势基础,使之成为孕育未来科技的摇篮。”全国政协委员、民盟重庆市委会副主委、西南大学副校长温涛认为,加快推进高水平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必须立足科技前沿、内在需求和自身特色优势基础,增加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培育创新发展新优势。
在温涛看来,推动长江上游生物种质资源系统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科学城应当关注的重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他说,目前长江上游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长江上游地区因内陆通商口岸持续开放、国际贸易愈发频繁,加之常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衰退,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农产品贸易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另一方面,长江上游地区种质资源保护和研发利用的相关平台及硬件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种质资源统一保护与创制的能力有待提升,缺乏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产业技术应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安全保障之间的矛盾长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如何补齐制约成渝地区现代高效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长江上游地区农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短板?温涛建议,首先要尽快将长江上游种质保护与创制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长江上游生物种质资源的系统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同时,要加快开展长江上游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科学打造创制平台。“以创制实现利用,以利用促进保护的理念,打造‘基因发现—功能研究—品种创制—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为一体的全新农业发展模式,开展规模化的种质资源调查与创制。”要高效搭建长江上游资源保护平台,推动资源共享和人才汇聚。充分发挥长江上游农业领域优势高校和重要科研机构的资源优势,开展对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的联合攻关,搭建专业化、智能化资源鉴定评价与基因发掘平台;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加大长江上游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力度,高效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川”音
陈 放(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四川省工商联主席)
要统筹规划、合作共赢,加快推进西部科学城创新体系建设。具体要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合作共建体制机制,成立西部科学城领导小组,设置实体化运作的联席会议办公室,制定共建实施方案。争取国家编制出台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形成国家有关部委和成渝两地联合共建协议。要打通政策壁垒,从“点球式政策突破”转向“系统性政策设计”,打通行政壁垒,实现对外开放、生产要素、财税金融、人才引育、医疗社保等一系列政策共建共享,形成系统稳定的制度体系。要加快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创新资源集聚。一是深化互联互通,促进资源整合,构建成渝创新走廊,推动成渝地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数据等科技资源合理流动与开放共享,探索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资源共用、资本合营、人才双聘、成果共享的新模式;二是共建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核心载体,向国家争取设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立成渝地区创新基地联盟,筹建具有高水平、高显示度、高集中度、高开放度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三是优化创新环境,构建先进要素富集创新生态圈。
许 强(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根本需要,而共建西部科学城,则是两地建设科技创新载体的重中之重。高质量建设西部科学城,打造科技创新高地,迫切需要强化系统思维和融合优势,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和宏观规划,打破两地协同创新壁垒,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发挥市场配置作用,打通创新链条,加速聚集国内外科技企业和产业要素,切实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孙朝晖(住川全国政协委员、鞍钢集团钒钛<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钒钛冶金研究所所长)
“三线建设”时期,国家搭建平台,聚集了一大批科研人才,为四川科技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科技是国之利器,在更加强调科技创新的今天,更需要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广泛聚集科研力量,集中优势资源,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布局,把川渝两地建成国家西部地区的创新高地。
(《四川政协报》记者 刘奕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