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花海列车开向世界 “佛图夜雨”焕新颜
通讯员 陶祥飞
春节过后,重庆天气持续转暖,红梅、玉兰、山茶、海棠等竞相开放,沿嘉陵江畔行驶的轨道2号线列车通体彩色涂装,穿越缤纷花海,好似童话故事般美不胜收。驶过渝中区的佛图关公园,“开往春天的列车”载着重庆的美开向全世界,这背后与政协也有一段故事。
“片叶浮沉巴子国,两江襟带佛图关。”佛图关地处渝中半岛最狭窄处,又为古渝城制高点,其“四塞之险,甲于天下”,是兵家必争的千古要塞,登高望远,两江南北四岸景色尽收眼底。但以前的佛图关公园建设缓慢、设施落后,与一墙之隔的鹅岭公园相比毫不起眼,也没有引起人们多少重视。直到2017年,九三学社渝中区委会提出了“升级鹅岭至红岩村区域旅游线路”的建议,区政协委员、区侨联主席罗艳提出提案《关于对鹅岭公园和枇杷山公园进行改造升级的建议》中的相关建言,才引起了人们对公园提档升级的关注。
安装路灯、开通步道、栽种花苗……在渝中区政协推动下,佛图关公园旧貌换新颜,但怎么才能比其他公园更有特色“万叶丛中一支红”?区政协委员、区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主任高琳长期从事文化旅游产业工作,她的建议令人豁然开朗:“佛图关区域高低落差近200米,很有重庆‘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城市特色,建议加强坡坎崖壁绿化,栽种四季花卉,打造错落有致的自然景观,打造‘花在城中生,人在花中游’的独特城市景观。”
2018年高琳的提案《关于加快山城公园建设,优化建设时序的建议》得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佛图关公园改造计划被再次提前,一座美丽的山地公园已然在望。
区政协委员越德川将关注点落在公园的配套设施和便民步道建设上,“建议直接连通佛图关单轨站和佛图关步道,为赏景游玩的市民和游客提供方便。”如今佛图关公园游人如织、美景传遍世界,当初的“小小”提案真是功不可没。
佛图关自然景色优美,历史文脉同样厚重。此地历史文化遗迹众多,有始建于唐代的石刻、功德碑、节孝碑多处,有建于宋代的佛教石龛、摩崖造像数十尊,有杨闇公烈士铜像和蒋介石、冯玉祥等现代人物题刻,还有唐朝大诗人李商隐夜宿佛图留诗“巴山夜雨”为念的典故,是集中体现渝中文化厚度的“重器”。
2021年,在前期成果基础上,渝中区政协教科卫体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民宗海联委三个专委会又提出《关于整合资源打造都市花园的建议》集体提案,建议整合沿李子坝、佛图关、化龙桥、虎头岩山脊线一带集中连片的生态和人文空间资源,着重推动佛图关公园提档升级。相信不久之后,“巴渝十二景”中消失的“佛图夜雨”就会再次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