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英:学习大清廉相张鹏翮
为做好电视连续剧《张鹏翮》前期编创工作,潼南区政协委员、区作协副主席魏国英近期阅读了大量关于清代廉相张鹏翮的文献资料,其中让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同为区作协会员的杨昌庆编著的历史人物传记《大清廉相张鹏翮》。
“这本书详实地讲述了张鹏翮一生秉公执法、廉洁奉公、弘扬优秀家风的故事。”魏国英介绍。康熙九年,张鹏翮考取进士,选庶吉士,改刑部主事,累迁礼部郎中;康熙二十八年,以副使身份随索图额前往沙俄境内签订《尼布楚条约》;康熙三十七年任刑部尚书,由于他为人做官公直廉明,“不避权贵,人皆惮之”,凡有重大的案件总是派他去处理。就在张鹏翮就任刑部尚书后不久,总督噶礼诬告苏州知府陈鹏年,说其所作《重游虎丘诗》是反诗,康熙帝派张鹏翮查处此事。当时张鹏翮的儿子是噶礼的部下,专横暴戾的噶礼扬言,“张鹏翮若整到我的头上,我就杀了他的儿子!”但刚正不阿的张鹏翮并没有被威胁吓倒,依旧秉公执法,终止了这场冤案。
除对待工作保持态度、坚守底线外,张鹏翮也同样尽忠职守,面对困难总是迎难而上,绝不轻言放弃。“书里描写他治理黄河的坎坷经历让我为之动容。”魏国英感叹道。康熙三十九年,原本负责治理黄河泛滥的于成龙病故,康熙帝看重张鹏翮“操守好”命其为河道总督,负责疏通河道、治理水患。但黄河治水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从1128年金人攻打南宋,东京留守杜充开决黄河大堤,以水为兵,阻挡金军骑兵南下开始,黄河南派、漫淹沿线地区经过多年整治,直到明朝万历年间黄河主河道才慢慢稳定。但至康熙年间,因修防工程年久失修,河患再度严重,既威胁皇室和京师物资供给,又不利于沿黄地区社会的稳定。
经过前几任河道总督的治理,黄河“疏浚清口、束水攻沙”仍是重点难题。张鹏翮主持黄河治理后,主要目标是前任留下的弊端,彻底解决下河水患问题。为此,他反复专研典籍、多次实地勘察,一窍不通的替补“队员”被打磨成治河专家。张鹏翮首先按照康熙指示,拆除云梯关外董安国误筑的拦黄坝,疏通黄河尾闾河道,使黄河下游畅流;疏浚清口,使清水畅出刷黄,整修运河,确保漕运畅通。后又采用分水减源和导流归海双重办法解决下河水患,一方面堵塞高家堰六坝,减少里下河地区的水源,同时挑挖人字河、芒稻河诸河,引洪湖盛涨溢出之水流入长江;另一方面分三路疏导下河积水入海……通过种种举措,张鹏翮在治河的第一阶段解决了海口、清口、下河、中河等黄运治理最棘手的问题,基本实现了黄河安澜和漕运畅通。
“治河九年,其中的艰辛困难也许只有张鹏翮自己最能体会。他一心为民,一心为公,治河有成时深得康熙嘉奖,水患反复时,他又被几度降职,甚至有两年时间还被免去所有职务,河道事务却依然不减。即便如此,张鹏翮却从未抱怨,继续恪尽职守,为国尽忠。这彰显的是为民情怀、忠国风采。”魏国英心中敬佩不已,“《大清廉相张鹏翮》让我重新认识为官的本分、履职的担当及廉洁的崇高,也激励我不断向张鹏翮学习,在工作中做到干净担当、克己奉公、尽忠职守,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同时,作为电视剧《张鹏翮》的前期编创人员,我也希望有一天张鹏翮的事迹能搬上银幕,让更多人受到感染和激励,干净做人、忠诚干事。”